数据结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字化会计师丨会计数字化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国家一级学会中商学直属机构“数字化分会”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数字时代,会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和产业变革下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为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三懂”型数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中商学数字化分会专栏整理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学术界、实务界等有关学术成果,以期对推进数字化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会计工作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背景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成绩,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然而随着技术、产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会计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会计的思路转变、职能拓展、数字转型等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些也都向会计教育发起挑战。

原广东财经大学校长王华教授认为,外部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与技术环境四个方面。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财政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关于会计和教育改革的指导文件相继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法律导向为会计发展锚定方向。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演变,让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大智移云物”为主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使数字经济快速迭代发展,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也不断涌现,对会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组织方式、会计工具手段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会计工作的重大变化、会计专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端会计人才的巨大缺口,这些都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供需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高端会计人员数量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严重不匹配。新兴科技的发展更是进一步带来了会计人员的分野。由于初级的、重复性、程序性的会计工作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低端会计人员面临极大的转型压力。而为企业价值增值和经营决策服务的数据分析、企业目标与市场预测、管理咨询与建议、投融资决策、风险预警与管控等中高端会计人员成为稀缺资源,会计工作与职能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路口。

数字经济环境对会计职能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会计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变高,数字经济环境带来的全新的经济价值创造方式,使得企业对于自身的经营风险评估和内部的财务管理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然后,会计信息需求方重新内化。随着企业在数字时代无形资产的比重提高,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随着其相关性的下降而下降,而企业内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重新重视,即重新内化。最后,会计信息获取和使用方式发生变化,数字技术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全新的工作方式,便利了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使用,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加个性化的数字服务。

财务作为企业核心的战略支持部门,面对企业精细化管理、高效化运营的转型需求,应积极采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进行会计实践,强化会计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职能,将会计由“价值反映”向助力企业“价值创造”转型;提升会计数据的应用与技术创新,互联网所建立的会计系统能够提供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能够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高效并改善会计信息质量,通过业财一体的信息化能力、分析与预测的数字化能力助力企业应对复杂的环境与艰巨的挑战,为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提供帮助,通过职能的变革以及人才的转型来实现价值的创造。

趋势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并且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开始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宏观层面上体现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微观层面上体现为企业组织的变革、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战略重心的转移。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未来,随着信息化的完全铺开,将形成对基础核算的挤出效应。作为以往财务人员最基本、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会计业务核算,随着技术的变迁正慢慢趋于“消亡”,这种“消亡”不是指核算业务的不存在,而是在技术的帮助和加成下核算业务逐渐不需要财务人员来做,甚至慢慢脱离人的参与,实现“业务——核算记录”流程的去人工化;大数据下,传统的财务核算也将向财务管理拓展。传统核算已无市场,企业管理将从事后救济转向事前参与,与此相对应的财务人员,势必由专才向通才转型。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给企业会计时间的变化是巨大且不可逆的,唯有会计改革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企业会计实践的发展需要,而会计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会计教育转型,离不开会计人才培育。会计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都将随着数字时代的需要进行调整: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我国各个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甚至于授课教师基本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这种稳定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的必然稳定不仅没有成为会计学本科课程的独有竞争优势,反而经常成为学生和用人单位诟病的对象,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进入数字时代,这些都将发生根本改变;随着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交叉融合”的呼声渐起;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课程的载体。我国会计教材建设紧随会计大环境的变革,以求更加贴合我国会计教育的基本国情,满足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这期间涌现出部分优秀教材,它们多次改版,深受全国会计类专业师生青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会计教学手段也由千篇一律的“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媒体、慕课、“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多种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模式。

作为财务从业者,面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财务领域带来的新变化,要想成为在智能时代有价值的财务人员,就必须认知革新,建立新的数字化时代思维体系,同时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实现个人知识能力与职业拓展的不断提升。财务智能转型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走向服务,不能局限于财务会计如何更好地计量、反映的视角,也不能在原有的职能认识下,思考管理会计如何发挥作用,而是应该通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分析和预测,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然后,重新定位会计的角色,在内外边界逐渐消失的企业平台中,需要像企业处理与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一样,从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转向全方位的商业伙伴,在共享与服务的理念下,发挥会计的服务职能。会计角色定位这一转变,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也有来自会计对其自身职业价值的反思;最后,会计服务职能的凸显。任何信息化的问题,其背后仍然体现着管理问题。当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来自人员、部门冲突矛盾带来的阻力。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克服化解这些矛盾,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问题

数字时代,会计转型和会计教育改革的前景光明,但同时目前存在的瓶颈与困难不容忽略。首先表现为卓越会计人才的缺口。据统计,年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总量约万人,但传统会计人员数量较多,卓越会计人才仍十分稀缺,持有中级和高级会计职称的人数较低,仅万余人。其中高级会计师16万余人,CPA持证人数25万余人,以此为标准界定的卓越会计人才数量偏少。截至年,我国会计相关的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万,而持有中高级会计职称的总人数不超过万人,绝大部分行业从业人员都从事着较为基础的核算业务。在现今这个市场和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技术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财务人的角色定位如果还是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型工作,不仅于企业无益,更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创造无益。

其次,由于学术研究的相对滞后性,会计学术研究对会计职业和实务的影响比较有限,对会计教育的指引与改革作用也较为薄弱。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完成企业的财务工作管理的理论研究要迟于实践。会计学术界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大都是从日常的实践总结出规律,并没有成为系统的理论逻辑知识系统。这样对于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能形成正面的影响。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较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