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0Talk李弘辰创新是一种乐趣 [复制链接]

1#

高新区(滨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奋斗在此的90后们,演绎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精彩。滨江发布推出“90Talk”专栏,倾听当代新青年的声音。一起来看看这些在不同岗位上的90后,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的故事。

我是一名大四的在校学生。出于对医学和编程的热爱,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在这里,我既要学习医学知识,也要学习编程技能。二者相结合,唤起了我深入探索这一领域的渴望。

Part.1

编程:让想象成为现实

小学四年级时,我就对编程萌生了兴趣。那个时候,我发现电脑游戏很有意思,便想钻研一下这些游戏是怎么做出来的。

凭着这股韧劲,我克服了编程学习的重重困难,很快掌握了一些编程技能。高中时,我创办了编程社,教同学们一些基础的Java语言编程知识。上了大学后,我也选择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开始钻研更高难度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边学习,一边在实践中成长,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医院”志愿者组织,免费为学校师生解决电脑问题。

在“医院”工作期间,我发现“医院”缺乏便捷的预约通道,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同学需要电脑维修服务时,不知道我们这个志愿者组织的存在,也不知道如何预约。于是,我花了7天的时间学习Web前端技术,自主搭建了一个网站——医院官方预约网站。有了这个网站,“医院”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Part.2

享受创新的过程

除了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还喜欢以参加比赛的方式提升自己。平均下来,我一年要参加10余场竞赛。

程序设计类比赛需要扎实的实力和创新的精神,仅靠赛场上的临场发挥远远不够。平时,我基本上一整天都待在实验室,早上钻研高级数据结构及数论中的难点,下午训练做题速度,提升熟悉度。碰上寒暑假,我和我的团队也都在积极备赛,丝毫不敢懈怠。

有时比赛的日程较为紧张,一个比赛结束后,我们需要连夜坐火车去往另一个城市,参加另一场比赛。这个过程在旁人看来很辛苦,但我们乐在其中。打比赛就像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当我们又攻克了一个难题、又提出了一个创新点,我们获得的幸福感,会冲洗掉往日的所有疲惫。

近年来,我带领团队取得了很多奖项,如第六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一等奖、“建行杯”第七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浙江省第十九届“图森未来杯”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这些奖项是我们静心钻研、刻苦攻坚的见证。创新,也在团队成员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中,得以“落地生根”。

文字/王姿娇

摄影/朱浩

编辑/韩蓉蓉

一审/吴梦娴

二审/刘姿吟阮元

终审/季斌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