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栽在牛币上的人多了,围起来的傻币也就变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又是一堆被币砸伤的人,在哭爹喊娘了······

继数字货币SAY破发之后的刀光剑影,又接着上演了一出“英雄末路卷起钱”跑的大戏,把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得不明觉厉,又是雾水上涌,只能似懂非懂的呵呵傻笑:“这一个不小心,牛币没玩成,玩成傻币了”。

傻笑过后,难免有些疑惑:“傻币背后究竟是些什么?”

区块链是个什么玩意?

如果把官方解释放在这里,看这段话的人一定是一脸傻币。为了不出现一脸傻币和表情包的陪衬,我决定用“剥洋葱”的方式来说区块链。

相信大家都剥过洋葱,从外面一层剥洋葱比较容易简单。但现在让你既不损伤洋葱整体,又要从里面完完整整的剥下一层,你怎么剥?

傻眼了吧!这肯定办不到。可这和区块链有毛关系?巧的是区块链的一个特征正好符合上面这个剥洋葱操作:“无法篡改(洋葱里面不好剥)”。

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区块链想象成一个洋葱,外面的表皮随着货车装来卸去会掉一层皮。但是越往里面越不会掉,送到你家里的时候,你还是能吃到最新鲜的那层,它不会因为运输变味了或者是不新鲜了。(这个例子非常不严谨,但是能明白啥意思就OK了。)

大白话翻译:“区块链就是由包含交易信息的区块从后向前有序链接起来的数据结构”。这样一看,是不是像个洋葱?(一人一种感觉,这是我自己的感觉。)

通常一个区块会平均包含至少个交易,既然里面有交易信息,区块就可以理解成包含了一系列交易信息的数据集合体。这里面咱们经常听到的交易信息就是买卖双方在交易时留下的必要信息,比如说买卖家是谁、交易额是多少,什么时候交易的等等。既然能交易,如果有人想造假怎么办?

假如有人想要篡改区块链中的某一条交易信息,那么这条交易信息对应的区块也就会改变。好比你将里面的一层洋葱剥了下来,外面的怎么可能会独立存在,也会随之剥落的洋葱掉下来。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一点了。如果一条交易信息在最新的区块中,它是很容易被更改,(洋葱外面的一层肯定是好剥的)而越到底部,(也就是洋葱里边)区块的层级越深,就越不容易被改变。

这几句话说的有点拗口,换个说法:如果有人想要篡改某一代人的DNA,那么理论上他的儿子也必须被篡改,因为儿子的DNA有一半是来自父亲。同样的道理,孙子的DNA也要被篡改。如果只是想篡改末代的DNA,那其实很容易,但是越往上面走,就越难被篡改。

可能有一些高手会轻轻摇头,说这也不是太难办到。这种想法,我必须承认是正确的。但在区块链的世界中,每一个全节点都会保留一份包含从开始到现在的所有交易信息的区块链备份,而全世界目前的全节点数早已超过0个,每一次的篡改还要伴随着大量的哈希暴力(大家不用注意这个词,明白不容易破解就可以了。)破解计算,因为哈希计算不可逆,所以只能靠不断地试,才有可能破解。

将分布在全世界的数千个全节点,都经过难度如此大的暴力破解计算,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了。即使真的有人要去篡改,也要掂量篡改后的收益是否能弥补其为此付出的电力成本。简而言之,篡改区块是一项与预期收益不等的巨大工程。

经过我的剥洋葱操作,估计你现在明白区块链是个什么玩意了。但我说的非常不严谨,不利于了解它的具体特征。为此,我还是要将它的特征摆在这里:

区块链的四个特征(这里有些复杂了,最好结合上面的例子上窜下看)

去中心化: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平台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去信任: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它节点。

集体维护: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可靠数据库: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这四个特征,你看下来后可能已经懵了。但你还是要往自己的脑袋里面塞2个特征,就是开源和隐私保护。如果一个系统不具备这些特征,那就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而现在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是在商业和金融领域方面(注意!有些方面,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完全普及,仅仅是部分应用到实践之中了)。

1、票据

2、小微企业信用认证

3、数据交易和数据资产流通

4、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

5、货运物流(备注:在麦肯锡年中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白皮书》中则增加了证券发行与交易。)

大家跟着我剥完区块链了,接下来咱们要上“刀光剑影、英雄末路卷钱跑”这盘菜了。

比特币是个什么玩意?

有这么一所中学,每天学校领导在操场上散步的时候,发现锻炼身体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了能让学生有个好身体,鼓励学生勤加锻炼,校领导搞了一个积分规则制。规则是每来操场锻炼一次加3分,无故不来扣2分,主动锻炼的在原积分基础上再加1分,积分变动的情况由学生小明记录。这个积分可以加入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中·····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的职责和小明的职责是一样的——都是记账(只不过小明记的是积分,银行记的是钱)。发工资了,银行给你的账户上加3;买了一瓶洗发水减50元,存款一年加利息85元;转账就是在你账户上减,在对方账户上加等等此类方式。

但银行与小明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小明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银行却要问我们收钱,办卡费、年费、转账费等等。如果我们不想要银行或者小明来记账,这个可以实现吗?答案是可以,但需要用到比特币。

我们可以把使用比特币的人看成是去操场锻炼身体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的积分是这样规定的:

1、每个人的最初的积分(就是比特币)数额都是0

2、社群里的人共同维护一个账本,无论是否有变动,账本每10分钟更新一次,更新后要通知社群所有人

3、社群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记账,只要记账,就能获得50个比特币的奖励(每四年减半,现在是12.5个比特币)

4、所有想记账的人都要算同一道数学题,第一个算对的人才有资格记账

5、比特币的上限是万枚。如果全都发完了,抢到记账权的人就可以得到过去10分钟内所有转账的手续费。

我们把抢记账权从而获得比特币奖励的过程,称为挖矿。比特币的交易确认时间大致是10分钟,每一笔交易,在连续得到6个区块确认,也就是6个十分钟记账之后,才能最终在区块链上被承认是合法交易。

通常每台接入系统的计算机都是一个节点,也就是参与者,都可以参与记账。为了防止记假账,中本聪(比特币的发明者)的伟大创新是给每一笔交易都盖上“时间戳”(类似给某个信息盖上一个章,表示这个信息具有精确的时间源以及高强度高标准的安全机制,确保它的有效性)。

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盖时间戳这么大工作量的事情,谁来盖?”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义务劳工。

义务劳工少没关系,有利可图就行了。每个参与记账的,也就是“矿工”,将挤破头去竞争这十分钟一个区块的记账权。

竞争的规则就是正确记账的同时要去解一个难题,谁的计算机更牛,算得更快,他就能抢到这十分钟区块的合法记账权,并得到相应的比特币奖励。这就是所谓的“挖矿”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区块链(全网总账)的去中心化信用过程,所以矿工更本质的职能是“记账员”,比特币就是发放给他们的工资,同时也是比特币发行的过程。

洋洋洒洒说了半天比特币,全是好处多多,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牛币没玩成,到处是傻币和韭菜呢?

现在讨论区块链技术,我们经常能看到2个高频词汇,一个是比特币,一个是ICO。

其中,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技术基础,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而ICO是以太坊在全球第一个用发行自己的虚拟货币的方式来融资的案例。这种方式现在被叫作首次货币发行(InitialCoinOffering,简称ICO),简单说就是第一次对外发行自己的虚拟货币。

这个世上的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有融资自然就会牵扯到金钱利益,有金钱利益肯定会有刀光剑影的血本无归。就拿比特币来说,现在持有比特币最多的,早就不是那帮记账的矿工了,而是大量的投机者和投资机构,你炒、我炒,想一夜暴富的赶紧跟,结果就成了韭菜。不过,韭菜是割不完的,想要发财的人太多了。

至于光怪陆离的区块链项目以及比特币的造富神话,是从来不会断的。因为你我皆是痛苦焦虑中的一员,需要一针大剂量的吗啡来麻醉自己。诚然,这不是一纸戏谑傻币的檄文,也不是苦心孤诣的救世呼吁。崇高的做作往往更让人闻之欲呕,反而是开诚布公的奸滑更利于人吸收。

毕竟,日光之下,再无新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