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影响公司盈利的因素除了好的产品和强势的销售,还需要专业的商业化设计能力。所以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目前我们大多数看到的都是ToC产品经理的商业化思路,对于ToB产品却很少有人讨论。ToB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推动产品商业化建设?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本文作者从自己负责的项目出发,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分析探究,与大家分享。
面对正走向勃发的ToB市场,及时沉淀经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在这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价值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个经历过产品从0到1,再到完成商业化闭环过程的ToB运营,这一路走来,有许多思考。
本文就是笔者对自己的ToB产品商业化经验与思考进行梳理的部分呈现,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框架如图:
背景概况
J产品,是垂直于J行业的一款数据服务平台。团队在垂直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数据结构化经验和产品经验后,认为能够将对于行业数据价值的理解和产品能力相结合,开发出一款具有通用价值的产品,去取得一定的商业化成果。
在此背景上,我作为早期成员加入了这段创业旅程。最终产品上线,通过免费功能吸引用户,维持流量,通过年费订阅模式等付费方式,进行了商业化探索。
一、产品设计
因为我负责的这款是提供数据服务的工具型产品,前期也并未开放数据接口、定制化系统等,因此情况与SaaS有些许不同,但产品面向群体的特征大体还是一致的,那就是,实际用户角色是C端,但是付费客户角色是B端。
从前端页面角度来说,工具型产品更加侧重产品功能的使用和简洁易用的界面体验,从交互上来说,无需酷炫复杂,最重要的是降低使用门槛,让核心价值直白体现。当然,我们需要区分的是,易操作的功能并不等于单一的页面信息浏览。
在团队过去的产品经验上,无须考虑商业化,可以说是仅考虑功能实现,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