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台的本质及中台建设的4点思考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01不要让中台又沦为一款“大玩具”提到中台,就要提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是很热的概念,很多文章一提到这个概念,好像天然就有一只无形的手“咔”地往下一切,干脆利索地将所有的企业分成“传统”和“数字化”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内容大概是这样:你在“传统”的阵营里,那你得有危机感,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得赶紧往对面的“数字化”转型。这些文章比鸡汤文要好一些,给了喝汤的勺子,通常会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列出的数字化转型的标志性“大玩具”,而中台,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种。应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这词儿是新词,但这事已经做了好几十年了,开始是说企业要搞信息化。都是怎么说的呢?说以后是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得搞信息化。怎么样,是熟悉的味道吧?“信息化”这个提法到现在还有,少说也是30年的老陈酿。可是,什么是“信息化”,说清楚了吗?说不清楚。不过,不用担心,这并不会让你真正感觉到一事无成,甚至一点也不影响大家互相攀比信息化程度的热情。和现在一样,信息化同样也有标志性的“大玩具”,譬如说买了多少台电脑,花了多少钱建了什么信息系统,还有其它一些配套设备,这些都可以统计出一些数字,术语叫“量化指标”。像信息化这类的抽象概念想要一较高低,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量化指标。量化指标的游戏规则和游戏很像,只要肯氪金,什么数值都可以很好看的。不过,如果多问一句:实际效果呢?那就一言难尽了。花大价钱买来的电脑,最后也许还可以玩玩纸牌游戏,而花大价钱建的信息系统,可能真的是建完就完了。前车之鉴绝不算少,但是大家对待量化指标依然如初恋。想想看,都知道数据大未必就是大数据,可是说到搞大数据时,我们都爱怎么说?是不是照样张口闭口多少个PB?社会学上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术语,叫“羊群效应”,人们在开始做很多事之前,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只是看到很多人都去做了,也就跟着做了。听说信息化好,听说信息化要买电脑,于是就一窝蜂地去买了。买了电脑干什么呢?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既然大家都说电脑是好东西,好东西别管到底是个啥东西,总之买它就对了,不是都说一分钱一分货,既然钱泼水一样花出去了,自然就会有收获些什么。这里我提一个观点,技术是没有银弹的,更不会有绝对“好”的技术。鞋子好不好,谁穿谁知道。只有首先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缺什么,明确了前提条件,才能真正选出最合适的好技术。02数字化转型“病”在哪里中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副好药。要说清楚中台好在哪里,就得先说清楚“病”在哪里。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热议话题,不过大家更多聚焦在具体的方法和产品上面。譬如有说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实是包含了三个“化”,第一个是数字化,可是把图片扫进电脑也叫数字化,但照样用不起来,所以又有了第二个化叫数据化,都得想办法转成能用的数据,不过前面也说了,数据大并不是大数据,用到的时候得能找到,所以现在的提法是“数智化”。都说互联网激发创造力,我看这激发出来的创造力,至少有一半用在了发明新词上。都把重点放在了数字化转型的手段而不是目标上,看多了反而容易花多眼乱。要把这些梳理清楚,首先要看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主轴。在我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有一条非常清晰的发展主轴,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共享。不过,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做到非常困难。这里我先补充一个背景,也许在我们外人看来,一家企业就是一个不分彼此的团结友爱大家庭,内部信息充分共享,无论什么信息在谁手里谁想要用,都不过只是左手倒右手。实际上呢?复杂系数MAX。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以前我们特别热爱建设的信息系统,现在已经慢慢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业界成为“烟囱化”的问题。什么意思呢?按传统做法,信息系统都是casebycase,做一项业务就建一套系统,一套系统就是一根光秃秃的烟囱,系统与系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很快,无论是出于刷量化指标的需要,还是出于某些管理癖好,譬如员工如厕也要专门建一套时间管理系统,企业内部就出现了烟囱林立的盛况。以前我们研究“烟囱化”,更多是从重复建设的角度来展开,说这玩意怎么怎么浪费钱。现在我要说,浪费钱那还只是影响企业过去的受益,这一根根的烟囱将企业切成一块块的信息孤岛,还将阻碍企业未来的前进和发展。举一个例子,哆啦A梦昨晚托梦告诉我下一个爆款业务在哪里,好消息是业务所需要的数据全都都好好地在企业内部存着,但坏消息是这些数据都分别存在不同的烟囱里。如果只是做纸面上的原理分析,实现这项业务简直是幼儿园难度,但真到了工程实施,就会马上发现这简直是地狱级别的任务。想要让不同的烟囱共享数据,一点也不比教会淡水鱼在海里生活要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采取的办法很可能是又搭建新的烟囱。解决技术问题已经不简单,可是,对于一家企业,技术问题已经是最简单的了。如果还碰上了部门壁垒、利益纠葛,那这时你想要让两个部门共享数据,绝对不会比要两个敌对国家共享资源更轻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轴就是一条,共享。而很多具体的落地产品和方法,说到底就是打破烟囱和其它各种因素导致的数据壁垒的手段,想要达到的结果就是把企业所拥有的数据汇聚起来,让企业所拥有的的数据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发展和创造价值。我们称之为企业的数字资产。03中台如何创造数字资产想明白了目标,就要想如何达到目标,也就寻找手段。中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其中一种手段。前面说了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说中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剖开一根烟囱。传统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总的来说分成两部分,前台和后台。如果仔细去想,你就会发现前台和后台其实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反正就是两个人做一件事,一位少做一点,另一位就多做一点。所以,我不去纠结太多细节,大体来说,提供各种功能让你各种折腾的,就是前台,而站在前台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个男人,就是后台。有人说,程序就是数据加算法,照这个观点,前台和后台差不多也可以分成数据和算法两个部分,而信息系统烟囱化的元凶,就出在其中的数据部分。传统的信息系统,数据部分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王国,前台的数据只和自家的后台玩,别家的后台别想横插一杠,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烟囱与烟囱之间没法数据共享。那怎么打破封闭,让数据跨系统流动起来呢?中台的做法是在前台与后台之间,插进一个第三者。这时的系统架构类似于“卅”字结构。从纵向来看,同一套系统内的前台和后台想要数据交流,都必须首先经过这个第三者,从横向来看,这个第三者横跨了多套系统。起到了“跨接”的作用。这样的设计使得这个第三者能够汇聚多套系统的内部数据,而它的位置又是在前台之后,后台之前,所以大家起了个初看十分诡异,细想又挺有道理的名字,叫“中台”。当然,到了具体的工程实施,大家通常都会选择更为模块化的方案,也就是前台和后台不再按照“一套系统”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而是拆分成更为解耦合的前台功能模块和后台功能模块,这些前后台模块通过中台黏合在一起,能够更为便捷地复用现有能力,以及更为灵活地对外部提供服务。那中台和数字资产又是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中台可以沉淀企业的数字资产。从卅字结构不难看出,中台处于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的十字路口位置,方方面面产生和流转的数据,必然都要首先经过中台,天然就会使得数据交汇在一起,进而形成数字资产。04中台的本质及对建设中台的一些思考本来本节想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的区别和联系。前面我们更多讨论了中台在数据流动中的作用,按照当下对中台的划分,这里所指的“中台”,严格来说应该称作“数据中台”。那什么是业务中台?我和不少朋友进行了交流,发现大家都说数据中台很好理解,但讲到业务中台就比较挠头,有很多不明所以的怪词,看了很多书仍然很难准确把握。业务中台涉及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这里我们一切从方便理解出发,对所有问题都简化再简化。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业务。我们说,业务就是服务。不过,一项服务里边可能包含有许多项子服务,譬如我们搞一个论坛服务,首先得包含账户注册服务,现在都要求实名,那就还得包含实名验证服务。总之,远看是一项服务,近看原来是一群服务。在许多企业内部,业务和信息系统非常类似,也都撕裂成一根一根彼此独立的业务线条。既然我们说业务就是服务,那关键问题来了:不同业务线条里各自包含的一群服务里面,有没有一些同类项呢?我们说,肯定是有的。按照前面“烟囱化”的说法,服务也同样存在重复建设问题。我们现在把这些同类项服务拢到一起,共同为不同的业务线条提供支撑,这就是建设业务中台。看到这里,你应该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回到标题的问题,中台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你仔细研究了这两种中台,你就会发现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各种形式的“烟囱化”问题而存在。而解决的思路归纳起来一共五个字,合并同类项,这就是中台的本质。而建设中台,也就是不断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但这也不只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看到有相同的或者类似的,简单凑在一起就叫中台。在现实的世界里,1+1可以大于2,但在更多的情况下,1+1等于2,甚至小于2。所以,同样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中台建设,是技术问题,也是艺术问题,中台从原理上来说也许算不上高深,但哪些是同类项,哪些可以合并,哪些合并以后会产生新的可能性,准确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在生产环境中找准中台的位置和边界。千万别忘了,建好了中台,中台建设才刚刚开始。不妨将中台看作是数字化企业的基础设施,是铁路、码头和桥梁,基础设施自身是没法创造价值的,需要投入人力让它们运转起来才能创造价值。同样,你还需要组织人才持续投入,中台才能持续运作,让聚合形成效益,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欢迎大家加入数据工匠知识星球获取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