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什么说“创新”是“十四五”的关键?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何强调高质量发展?
怎么理解数据成为经济社会的新要素、新动能?
人工智能来了,哪些职业、产业会发生颠覆性改变?
近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了“十四五“规划,不仅决定了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而且事关下一个十五年。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行动,体现了国家新赛道与新发展模式的选择。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描述“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可以体现为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呢?毋容置疑就是“高质量发展”。
无独有偶,最近出版的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新书《智能经济》的副标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
《智能经济》李彦宏著11月23日晚上19:30,百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十四五’规划与智能经济远瞻——智能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研讨会上,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厂长新书《智能经济》主编张晓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郑敏亿邦动力董事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吕鹏、赛智时代总裁赵刚、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百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杜军等多位大咖,轻松解读“十四五”规划要点,为大家敲黑板、划重点。
此外,会议还将以“十四五”规划与远景目标为大背景,围绕智能经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思想之下将会有什么新特征、新机遇;如何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又将面临什么风险与挑战等问题展开研讨。
以下为研讨会的圆桌环节实录:
段永朝:(主持人)
上面有三位讲者,特别是陈尚义老师特别落地地给我们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特别是数据治理方面都做了讲解,前面三位讲的是为圆桌和下一步的讨论提供一点火锅底料,提供一点基础素材,点燃大家的想法,让下面的讨论更聚焦深入。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下面安排一个圆桌讨论,依次邀请何霞老师、郑敏老师,赵刚老师、吕鹏老师。何霞老师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郑敏老师是亿邦智库创始人,吕鹏老师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刚是我们的老朋友,赛智时代的总裁。
四位大咖,我给大家灌输时间观念,我们就20分钟,一共仨问题,总标题就一件事,就是探讨智能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今天我们的切口小一点,我说你们就开始思考,三个小问题。
第一个小问题,咱们首先抓特征,智能经济有什么特征,到底什么叫智能经济?能不能像几位老师提的问题一样,我们把智能经济具像化。
第二个问题,智能经济怎么支持高质量发展?
第三个问题,智能经济的挑战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坑,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避免?
赵刚: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从智能经济的定义角度,肯定还是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发挥作用的经济形态。从经济形态上看,智能经济依赖于整个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经济首先是数字经济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高级形式中,智能经济要依赖于智能形成的过程中对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到最后的应用,在这个闭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智能,它是这样一个数字经济形态。
赛智时代总裁赵刚智能经济有什么特点?我觉得它的特点还是体现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的带动。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相当粗放的、低质量的,现在我们在谈高质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智能经济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智能经济怎么促进创新是它能够发挥的最大的一个作用。
因为,智能经济本身构成要素就有三个方面,数据、算力、算法,最核心的就是算法,而创新本身就是一种算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数字化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数据是整个经济形态运行过程中所留下来的痕迹和记录,对这个记录很好地利用和分析是依赖于算法的。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经济行为的创新,无论是从提高效率还是提高质量的角度,都还是来自于怎么能够体现出我们的创新力。创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算法,简单来说,整合就是创新,把A和B结合起来应用到C就是一种创新,这就是算法。跨界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算法。
而这些创新很重要的就是能有对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驱动力量,通过数据加上算法,能够体现出对经济活动效率整体的提升,还有段老师讲到的公平,最终是能不能智慧,能不能体现出来让老百姓满意,让雇主满意,让所有上下游企业满意,最终的效果还是体现在这样的算法上。
段永朝:赵博士,我觉得三个关键词都提得很好,首先,数据是基础。然后,还要促进创新。最后能不能满意,这就是挑战。
四位老师坐的位置很有意思,中间俩是搞实业的,赛智是搞实业的,至少是服务企业的。两边是学者型的。我们请郑老师,亿邦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竿老枪了,请郑老师。
郑敏:我们最近在做研究的时候,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公报感触很深,因为把公报通篇读下来,我们抓了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实体经济着力点,第二个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第三个是数字化。把这几个词连起来,我们感受很强烈,智能经济在中国的特色落地方式就是和实体经济结合,去带动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这是第一个,我们感受特别深。
亿邦动力董事长郑敏另外第二个感触特别深的,数字化可能是一个过程,它的结果是什么,或者它的产业表现形式是什么?在产业表现形式上面,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产业互联网是它的表现形式。但是产业互联网这种表现形式具体的切口又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看到的切口是3+1的切口。第一,在B2B的方向上形成了数字供应链。第二,在制造业一端切进去形成了网络协同智能制造。还有一端是在品牌一端,形成双能力品牌。双能力,一是有定制能力,在网上定制一件衣服等等。一是,有快反能力的平台。还有+1的1是什么呢?那个1是有数据智能特征的科技服务。我们以前讲你提供软件解决方案等等之类的,再接下去值钱的不是软件,是这个软件本身有数据智能融合的过程。
在第二个层次感触特别强烈的,我想特别重点地讲一下数字供应链。B2B电商在中国,中国电商实际上是从B2B开始的,但是近25年时间里,B2B始终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B2B真正走向交易,完整意义上来讲,B2B走向交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做出来。它正确的方式和正确的出路在哪?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出现之后,机会和切口开始实现了,它会形成一个数字供应链。中间是SaaS软件,用SaaS软件把上下游的产业链的黏度提升。
前两个东西重要,但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于底层——数据智能。在数据智能这一层,您在刚才分享里面特别强调了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之后,它实际上是把大量人类生产、生活这两类活动,大量的是把生活领域的数据进行数字化了。生产过程中有更大的数据,如果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全部采集之后,互联互通中必然沉淀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和原来做BI完全是两个概念,BI的数据是拿来看的,很多董事长和CEO和总裁说,我花了几千万,你弄了一个大屏幕给我做各种漂亮图表出来,你给我看,没有意义。数据是用来直接指挥机器干活的。
段永朝:不光是看的,还得干的。
郑敏:对,数据是用来干活的,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
这三个结构出来以后,这也是今年新冠疫情出来的点,今年特别新的一个点,即便在新冠疫情的作用下,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中国的B2B,因为数据智能,我看到大量的公司都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形成了新的增长空间。
段永朝:过去的服务商、集成商,郑总都干过。现在张口闭口都是行业术语,第一句话就是服务实体经济,这句话对于赵刚老师、郑敏老师,已经必念的了,必须是服务实体。第二句话是数据供应链,至少我听上去是蛮新鲜的。另外他的3+1法宝,下面再管郑总去要。
行业里面两位具体干事的人是这样的观点。
下面听两位老师怎么讲的,信通院、社科院,两位老师点评一下。
何霞:我认为下一阶段必须要强调平台之间的互联、共享和赋能。为此,我想讲五个关键词。
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第一个关键词是阶段。我们看到大致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大规模使用。到本世纪初开始,开启了2B的过发展进程。到了今天,我们面向十四五,我认为未来更多的应该是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来支撑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从阶段来说,我认为在十四五期间,智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与2B融合的一个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生态,形成一个经济规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关键词,阶段。
第二个关键词是核心。互联互通是一个老词了,来自电信业的互联互通,连通不同运营商的。面向十四五,现在要推动平台间互联联通。再有,平台要强调互联互通。在平台之上,我们要强调数据的共享或者叫分享或者叫交易,这些都是数据的互联和分享的一种形式。再有一个,整个人工智能赋能所有的2B或者2C相关的人群和产业,这是关键。
第三关键词是基础设施。今年提出新基建,如果我们要发展智能经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一个很重要的提法,但是它必须有算力、算法和新一代的计算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提升整个数据的效率,因此我认为很关键的是从国家层面构建适应智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这是我认为的关键。
第四个关键词是路径。路径很简单,就是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再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挑战,挑战是什么?我认为挑战是政策、法规、标准和伦理,也就是在技术之上的东西。我们充分相信所有人,科技人、科技公司和所有的企业是很智能的,可以摆平所面临的所有的问题,但是面临到的政策法规问题包括监管,在新技术,新业态前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尤其在十三五期间,可能这些问题只是大家说说而已,那么到十四五期间,这个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就想通过这五个关键词,阐述我对十四五智能经济的一些想法,谢谢!
段永朝:果然就是一个报告架构,阶段、核心、基础设施、路径、挑战,五个关键词。
吕鹏:学术界要给任何东西下定义,要先做参考和问卷。再过五年,我们再给智能经济下定义的时候,今天百度所做的这些,包括今天这个研讨会、包括这个书,都是绕不开的参考文献。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叫智能经济。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吕鹏
Robin有一个比喻特别有意思就是乐高模型,基础层的ICT这些技术已经做了,还有平台,还有百度飞桨。现在智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应用层的开发,大家像搭乐高一样。
把这个乐高稍微引申一下,什么叫智能经济,智能经济到了什么阶段?就是到了成年人玩更精细的乐高玩具。大家如果看过乐高都知道,乐高有儿童玩的大颗粒的,有成人玩的非常细颗粒的。我们经常讲数据是智能时代的石油,但是石油是不能直接来用的,得精炼,使产品变得更加精细化。今天的智能经济到了数据已经更加精细化,算法也是,所以到了更加精细化的阶段。这个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只是开发者来玩的游戏,更多是成年人玩的,成年人就包括这个企业想不想做强做大。所以智能经济是三种人来玩的,第一个,聪明的人,第二个,有创造力的人,有创新性,做乐高也是这样,要拼接智能场景,这是需要接地气,顶天立地的人来做的。第三种,你是一个想成长的人,这个企业要想壮大,就应该来玩智能经济,所以智能经济就是这三种人来玩乐高游戏的更高阶段。
问题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要让更多的成年人玩,就意味着要赋能更多的AI人才,百度说赋能万AI人才,不光包括传统的工程师,其实包括了官员、用户、人文社科类的开发者,开发者队伍比较多元。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开发者需要更多的人文社科类的人来参加,今天段老师说的智能经济的核心是公平,如果要解决数字鸿沟,怎么在内容生态上创造,比如疫情之后很多老年人使用了智能设备,但是我们没有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智能设备,而且我们的产品也没有更多适老化,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发者去改进,可能不光是技术人才,需要更多的官员,人文社科类的人参与进来。
所以我觉得最大的挑战除了监管之外,我们怎么应对现在监管的要求。大家都说我们的危机是人民群众对隐私要求越来越高,对算法智能的警惕,对数字鸿沟,这些都是问题,怎么应对它,应对它非常好的做法就是百度现在做的事,就是我们让更多的人,更多成年的人,更多想创新的人,更多想发展的人,大家都去做AI,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进来,智能经济的问题就能化解。如果智能经济的开发者队伍越做越窄,这些风险就会越来越高。这是现在智能经济面临的阶段。
段永朝:吕鹏老师,当老师的就是这样,能够深入浅出玩积木,成年人玩得更加精细化、挑战更大,可能会涉及很多非标的,还有很多智能化的,所以他落地落在智能化方面。
四位老师非常简单地把智能经济到底有什么特征,不管是数据的特征还是平台的特征,它对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关系,都是与实体经济融合,服务实体经济,最后高质量发展。
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大,智能经济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抓手,破题的切入口应该在哪里,结合您自己的实践来做。先从何老师开始,何老师,到底怎么做?
何霞:其实我认为首先要从国家布局来说,要做基础设施。算力,新一代计算能力的基础设施,这是需要做的,这是我们的一个短板。
再往上,我们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融合中形成创新,在创新中形成发展,在发展中扩大规模,使得经济能够发展起来。
我们需要深入讨论所面临的政策如何调整、法律如何修正,伦理的问题以及监管的问题,这三个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段永朝:非常好,基础设施要抓,物联网全面铺开建设以后,信通院物联网就肩负着国家队的职责。同时不光是技术的问题,何老师也说了政策、法律、伦理、监管,这都要同步思考。
何霞:不好意思,还有一个补充。我是觉得下一阶段必须要强调平台之间的互联、共享和赋能,其实苹果已经开始做了。
郑敏:我的建议就是尽快从产业链和供应链里面找到应用场景,成就一批数据智能驱动的双千亿级的公司出来,全社会的智能经济就都起来了。
段永朝:郑老师刚才讲生活和生产这两个场景越来越融合,过去生活的智能化大家都感受到了,但是生产端的智能化现在还没有太多感受,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在抓B端转型,这个应该是一个共识。
赵刚:关于怎么做,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点,智能经济目前走入一个深水区,为什么这么说呢?智能经济如果定义到经济,它是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今天的人工智能如果融入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如果还是一个小学生,就没法解决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些专家的问题。所以从智能经济发展中要融入到了行业各个领域,让算法成为专家,成为行业专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成为智能经济还是只是智能技术应用。
第二个领域还是数据。从算法的角度上,还是要积累在各行各业的数据以及跨界融合的数据,就是数据之间的打通,包括数据交易方式,把这个数据想办法开放出来、流通出来,甚至应用到各个领域。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训练的数据,怎么建立起一个数据流通体系来,它相当于智能经济的血液,没有血液,智能经济是死的。
这两点是重要的。
吕鹏: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释放技术红利的最后一公里。怎么样释放?最关键的就是要对接技术和场景。现在需求方有很多对于技术的需求,但是不知道这个需求做什么,所以百度一直说我给你赋能。另外一方面,供给方这一块,我们怎么样更多地了解场景端的需求。这两点要对接起来。现在大企业都走在前面,政府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把技术和场景对接上,创造更多的市场,减少更多的阻碍,这样才能把技术红利给释放掉。
段永朝:吕老师有一个非常生动的说法,技术红利的最后一公里。时间很快,20分钟很快消耗完了。但是我相信这件事要干20年,智能经济一定是要干20年或者更长。所以,肯定要在干中再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干。郑老师一上来就讲学习,现在很多人恢复了学文件,所以我总结八个字,第一,登高远望,第二,身体力行。的确像何霞老师说的,每个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转折,这是一个历史关口,这个已经不需要教育了,我们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可是难点在于,三期叠加,机遇期、风险期,这是三期叠加的。这种情况下,要求你必须是八爪鱼式的,不要划地为牢,一定要更多地合纵连横,更多地融合发展,这样才能做好智能经济。
刚才四位老师金句很多,网上的朋友大家摘一摘,马上朋友圈转起来,谢谢四位老师!
还有一点点时间,在座也有很多大咖老师,能够一起再交流同样的话题。第一位邀请交通运输部的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晓峰主任。
李晓峰: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
交科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峰关于这个主题,我先谈点个人的看法。关于智能经济怎么助推高质量发展这个题目。高质量发展这个词其实不是一个新词,十九大就提出来了,提出以后各行各业都在搞高质量,包括交通行业列了很多课题。后来我专门查了一下,总书记讲了什么叫高质量发展,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叫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落实这五个发展理念的就是高质量发展。这五个发展理念不是一个层面的,创新是打头的,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不管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价值理念没有创新都实现不了,也实现不好。而智能经济说到底,它是创新的产物,但是同时又是创新本身。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最明显的创新就是在人工智能,智能的东西在不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创新在整个的十四五里面应该放在最高的位置上来看待。五中全会已经讲了,科技创新是第一个任务,以前从来没有过,以前搞五中全会都是搞五年规划的,我们搞科技从来都是把它当做一个保障要素来看的。现在要放在第一位,而智能经济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代表创新本身。所以未来整个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领域都要跟智能深度融合,深度融合以后才能带来一场真正的高质量的革命。所以我觉得智能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表现在一种创新力,它是创新力的一个体现。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想谈一下关于交通的智能经济。智能经济这四个字跟交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智能,我觉得未来的交通就是一种智能化的交通。目前我们方兴未艾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百度也在搞,上上周专门有一个专题研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这本身就代表了未来时期交通是一种智能交通,不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交通。所以在交通领域,未来已来。
另外一个就是经济,经济是交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衣食住行,这四大经济领域,交通占一个方面,行。我们发展智能交通。对人的意义在哪里,刚才胡老师讲了哲学层面。我的从哲学层面来看,主要是实现了人的自由。我们可以想像将来的智能交通,车辆不是一个简单的载人工具,是一个移动的空间,车都自动驾驶以后解放了人,人就可以不用开这个车了,就解放了人,传统乘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在车里面干自己想干的事儿,变成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了,办公、娱乐在车里面都可以完成。在智能经济的推动下,交通对于人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人会变得越来越幸福。
这个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段永朝:谢谢李老师,交通运输部像李老师说的,衣食住行,您占四分之一了。过去说老实话在传统经济状态下,部委在老百姓中的存在感并不强,现在越来越强了。过去讲要复兴先修路,现在不仅是修路了,现在变成智能路网了,车和人的关系,车和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且作为研究交通口的李老师,他们有一帮人在揣摩不仅是交通的问题,怎么融合的问题,怎么促进发展的问题,怎么合规的问题,怎么强调跟其他交通形态对接的问题等等,所以我觉得李老师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受启发。
下面再请一位对这个题目事先有准备的,政法大学的钱雪松老师,您也阐述一下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智能经济关系的认识。
钱雪松: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我算是外行,但我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题目比较感兴趣。我觉得智能经济也好,AI技术也好,已经对哲学的不少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了颠覆,我们很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钱雪松结合智能经济这个话题来讲,我看到《智能经济》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让我个人感触很深,那就是:AI的本质是对人的理解。要深入理解这句话,我们就要在发展智能经济和AI技术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人的复杂性。这有很多可供哲学家思考的角度。比如从人不同于智能的意识层面,我们就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面来看:有“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不同,再往上走,还有一个把各种意识流和意义整合起来的更宏观的“叙事自我”。这三层自我之间很多时候是存在冲突和张力的,而AI的技术可以用来服务于这三个层面。
那么,AI技术在这三个层面上的应用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张力与冲突。我既可以用技术来提升我即时消费的快乐,也可以帮助我来实现更为长远的规划,但有时它们之间是冲突的。我们要学习在不同的人工智能的场景之间取舍。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也必然面临为这些不同的服务目标进行权重与取舍的挑战。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成就人?这是一个很实际也很值得探讨的挑战。
例如,刚才提到的数据标注员,是人工智能领域所提供的、比较基础层面上的新就业机会。但是在更高阶的层面,例如决策层面,由于大数据的量级远远超出人类意识能够处理的范围,那么我们人类也就无法直接运用大数据来决策,而必须首先借助各种算法和算力来对大数据进行处理。那么在这个数据结构化的过程中(包括训练数据的选择)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控的风险和解读的多样性可能。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经过结构化的数据来决策?如何在决策层面进行基于人机协同而来的低成本试错?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议题。
总而言之,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人在不同层面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才能在今天真正理解人的本质,把握人的深度需求,也才能够进一步对AI技术进行更好的整合,实现智能经济的良性发展,最终让人工智能技术和它的产业化形成良性的发展和互动。
段永朝:我还以为会从法律规制监管角度来讲,没有想到从更加人文的对人的关怀,讲的智能怎么对三重自我进行各种各样的界定,这个更复杂了,挑战更大。谢谢!
还有一位老师也做了精心的准备,熊鸿儒老师,国务院发展研究创新发展研究部的熊主任。
熊鸿儒:
从政策角度看,一方面是乐见新技术进步以及由此驱动的产业创新浪潮,鼓励其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思考新形势下一些潜在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熊鸿儒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看,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可能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出现了,而且这半个世纪多来,我们看到很多AI的起起落落,所以未来五年仍然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我并不担心AI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展,这个一定会非常快,而且技术进步也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更担心的是,在人工智能成为一国科技前沿战略竞争高地时,我们能否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智能经济的“底座”,也就是AI基础能力能否具有竞争优势。包括刚刚提到的深度学习框架,我们在一些底层的算法框架、开源平台是否将来不会受制于人,这值得我们加大重视。从长期来讲,从蒸汽机革命到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数字技术革命,有人说是智能化革命,我们能否把握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将对我们更长远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段永朝:熊老师研究规制,从这个角度也给大家提出一些意见。
下面有请百度的袁佛玉老师谈一谈智能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百度怎么看,或者你们对这个做了那些准备?
袁佛玉:段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每次我参加智能经济的研讨会,都记很多的笔记,都有很多的思考,老师们的建议都非常有价值。智能经济、人工智能既是在当下发生,还要面对一个比较长时间的未来。
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首先我认为智能经济应该持续讨论,持续跨界研讨,我们去看它的关键点是什么,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样巨大的机会,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个层面,就高质量发展,各位老师更有广阔的视角,我就谈谈百度做了什么吧。百度投入人工智能十年了,从搜索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维度看,那就是二十年了。我们是在年才系统提出智能经济,那个时候已经看到很多企业和人都跟它有关系了,但是大家又不清晰它到底是什么。
我们当时提有三个层面,第一层就是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再进一层就是人们生活的智能化,大家理解的是最早的搜索,而今天你不认识一个物品,比如男士不认识这个化妆品,用手机拍一下就知道它是什么,或者你不认识路边的花,你用手机拍一下就知道是什么,这是智能。还有现在人体测温你可以走过就可以测出来,不用停下来接触,这是智能。还有百度很重要的智能设备,就是小度,它是一个对话的设备。这个设备跟我们的一开始的设想不太一样,我们认为是一个智能设备,是年轻人最早接触的。实际上最早对它有很强依赖的是小孩和老人,小孩和老人是没有被数字化的一代,他们也没有手机,甚至手机对他们来讲都不够方便。在老人和小孩之后,其实在下沉市场,因为人机交互的方式多样了(语音交互),交互门槛还是降低了,让更多的人的生活变得更好、更丰富了,在当下人们生活层面,我们看到了高质量的生活。
第二个层面就是产业的智能化。除了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就是产业的智能化,各位老师有非常深入的见地。这个过程中我想讲一个人的故事,百度最近讲了一个山西煤矿女工人郭霞的故事,她在山西生活,原来就是在煤矿里工作的,煤矿里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百度后来在山西做了标注基地之后,她就成为了百度的一个人工智能标注师,她的故事上了新闻联播,大家认为这就是高质量就业,也是人工智能推动的,是一个全新的职业。这个女工本身也没想到一辈子生活在山西,最后做上了跟人工智能有关的工作,在产业智能化的过程中它会催生很多的业态,对人、对企业、对治理都会产生很多变化。
第三个层面就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刚才尚义重点讲的百度的飞桨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从年做智能深度学习框架,是一个企业的投入。百度在纪录片里面也讲了这个故事:当时我们有一万多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内部也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我们把开发出来的东西全部开放了。
最终大家认可智能经济就是一个大协同、大协作的发展过程,不能够每个人重复造轮子,或者整个进程很慢、浪费很多,所以要开源开放,我们定义的就是乐高模式,可以把这些能力模块开放出来,大家都是在既有的基础上不断往前行,它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做操作系统,其实代价非常大,也很难,基本上要自己投入很多年,解决很多应用上的事故,最后才成为一个可用的东西。所以第三个层面就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现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意识上来了,但是行动还要继续加强。
今天还提到了智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挑战和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人才,百度未来五年会为人工智能培养万的人才,因为百度在这方面投入早,深深知道人才不足,包括企业应用的人才,包括学校面对未来去培养都不是非常充分,所以我们也跟高校合作,跟企业合作,在做AI人才的培养。其实能看到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多新的模式、新的人才、新的企业机会、新的生活方式。
然后在今年疫情之后,其实对AI伦理的讨论肯定是会更激化的,尤其是越来越多人被卷入到人工智能的大潮。所以很多的问题还没有阶段性的答案,只能不断去探讨、不断去看见、不断往前推进,往前去工作。
今天我向各位专家老师学习到非常多,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多交流。
段永朝:谢谢佛玉!我觉得佛玉讲得非常精彩,结合前不久我参加百度年度的智能经济大会,她提到的那些耳机、自动驾驶这些东西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她刚才讲的,我脑子里浮现了两个词。第一,的确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过去20年,已经有一些人工智能的东西在用了,或者不在意它,或者它比较孤立,在单点地应用。现在忽然一夜之间这些东西在互相联通、互相融合。这是一个,慢慢的成长过程。
第二个更重要,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过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管底层的不管上层,管上层的不管底层,大家互相不打交道,现在她讲的底层的、上层的、中层的一定要融合起来思考,这样这件事情才能可持续、安全。
因为时间关系,最后请最擅长总结的俊秀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
王俊秀:我是继五中全会之后第一次学习,我觉得提出来,第一个,今天有6个层次,在我的学习笔记当中。
第一个是目标,所谓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谈到了高质量发展,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做全要素生产力,这个已经前一段说得很多了。但是我觉得今天最重要的一个共识是深入了这个东西,因为全要素生产力,大家都提到5个要素,其实加了数据要素,就谈到了土地、资本、人才、技术和数据,这是一个新的提法。
第二个出来一个新的理念,我总结有三点。一个就是创新即算法、数据即资产和算力即基础设施。
紧接着就是作为一个数据要成为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创新元素,其实离不开平台、离不开技术,这个就涉及到了陈尚义讲的平台,就是智能平台OS,他也讲到了四个技术,框架的技术、训练的技术、推理引擎的技术和开源模型库的技术。
第四个层面讲到了场景,代表性的就是3+1,叫数字供应链、协同制造、双能力的品牌+科技服务,以它为代表,是一种代表性的表述,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个是愿景或者远景,是段老师提的,确实是愿景,他讲到了整个智能经济实现的是生产、消费和分配过程的并发,实时完成,这是一个愿景。
第六个是最后一个,谈到了哲学问题,他谈到了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自我是什么,没有搞明白。自我包括经验的自我、记忆的自我加叙事的自我,这三个自我的整合构成了人的复杂性。
所以今天是从中央文件到业界观察然后到哲学,形成了一个非常深入的探讨,其实是一个高质量的探讨会。
谢谢!
段永朝:谢谢俊秀老师!俊秀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高的评价,6个层级,然后是高质量的研讨会。
我们的题目是十四五规划和智能经济远瞻,这显然就包含了,一个是五年,一个是15年。我们发现过去2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是用两个眼睛看事情。第一个眼睛就是看现实,所以会看三五年的。第二只眼睛一定是看中长期的,15年。过去我们只能看,现在突然发现看和干要结合起来,所以我觉得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种现象,来开会的,不管是大咖的嘉宾还是不太大咖的嘉宾,还是一些吃瓜群众,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口头禅叫我们是来学习的。
过去人们对学习这俩字,觉得我们客气了。不是,今天学习这俩字通过今天这场研讨会,您就深刻理解了学习的含义,一,做实了。第二,丰富了。第三,出彩了。你真得学,每天要打开电视学,打开学习强国学,要读文件。过去会说跟我有什么关系,离我远着呢,不学。不学来不及,所以企业家在学,研究员、教授在学,工程师也要学,经理也要学,农民都在学。
所以每一个人都在学习,所以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情,不再是遥远的事情,学习跟每一个人是密切相关的。这是第一个,对于学习的事情。
第二个,学习是有血有肉有内涵的,过去学习事情,现在还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想当下,还要想未来,所以学习是很丰满的,有内涵的。
最后一个,学习带有很多的色彩,换句话说,学习不止是做给别人看,做做样子,学习真的跟您的幸福感有关,学习跟您的焦虑指数有关。越学习,越能够灵活地学习,你会越坦然,越能够抓得起放得下,越懂得怎么取舍,越知道怎么决策决定。
总而言之一句话,今天的研讨会虽然围绕的是十四五规划和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最后我们落脚还是在学习,一起来学习吧,需要学习找苇草智酷,需要学习上百度。
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