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百年激进
百年激进推荐理由世人当识温铁军。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进入高校之前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为多个国际组织提供咨询服务,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声名赫赫的罗振宇离职央视《对话》栏目制片人的时候说感谢央视给了他一个“国务院的视角”,让他得以从国家层面看待中国经济问题。温铁军这本名为《百年激进》的演讲集就会让读者有一个不低于国务院的视角。他的观点及主张可能会引发争议,但他的站位和视野我们当努力企及。这本书会让我们清晰看到我们国家从传统自然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艰难历程,以及在这个历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问题。在温铁军剥茧抽丝、鞭辟入里的分析下,这些问题会带我们进入中国乃至国际历史文化的语境,去探寻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脉络和过程。02齐白石篆刻集
齐白石篆刻集推荐理由国人尽知齐白石。齐白石不止画虾,他有四绝:诗、画、书、印。这本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出版的书,收集了多枚齐白石篆刻精品,数量最多,印制精良,所以弥足珍贵。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从技法上看,卓然挺立,自成一家,不逐时流,不泥古;从印文上看,文字鲜活,风格明朗,内涵丰富,品位高。非艺术类普通读者可以把印文当成明末的清言小品或网上的个性签名来看,就能看到一个深邃伟岸又活泼可爱的齐白石。他多以精挑细选的诗词佳句入印,如“微风闲坐古松”“天远水远人远”“一襟幽事砌跫能说”等;也会以信手拈来的性情文字入印,如“中华良民也”“以农器谱传吾子孙”“一切画会无能加入”等。展卷读来,琳琅满目,机锋百出,令人五体投地,又不禁莞尔,阅读体验完美无比。03岛上书店
推荐理由《岛上书店》(加布瑞埃拉·泽文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治愈系故事,一个和书有关的故事,一个和爱心有关的故事。创伤无处不在,或大或小,而治愈也会不期而来。在全民防疫的当下,这本书仿佛有了新的意义。“无人为孤岛,一书一世界”,这是小岛书店的招牌。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但每个人都很容易成为孤岛。要想避免自己成为一座孤岛,就必须通过读书来拯救自己,去关爱家人以及他人。每一本书都有它的读者,每一本好书都有更多的读者,他们成为读者了解彼此的通道。每本书都打开了一个世界,更多的书打开了更多的世界,它们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对我们来说,读书并没有什么门槛,读书从来就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拿起书来读,而且要读出其中的味道。有如在“二战”末期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你首先得找到一个滩头阵地。那就借着这个宅家学习的时期,在温暖的春风里开始读书吧。04早晨从中午开始
早晨从中午开始推荐理由疫情之下所有的事情都只好宅在家中完成,少了往日开学里的奔波与外界的打扰,我感到内心好像也褪却了一丝浮躁,有更多的时间,更静谧的环境,沉下心来去思考、去读读闲书。《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是作家医院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记录了小说长达6年写作过程的种种艰难,从书名也不难看出作者的辛劳。为什么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呢,因为路遥先生基本都是写作到凌晨两点到三点入睡,有时延伸到四、五点,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他的早晨才真正意义上开始,用他自己的话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可想而知,作者是度过了多少个孤独而漫长的创作之夜!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去了解一部中国当代伟大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是如何诞生的,而更多地是感动于作家不顾一切的体验精神与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执着力量。路遥的写作素材基本都是来自农村、矿场的真实生活,体验的过程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他认为自己的创作也是一种农民的劳作,当大家都在谈创新的时候,他仍然老老实实地坚守现实主义写作,他相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透露出的那份沉重感与使命感,“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很励志,推荐给大家!精彩段落我喜欢孤独。但我也惧怕孤独。我的最大爱好是沉思默想。可以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而感到身心愉快。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独自忧伤(模糊的)也是一种愉快。孤独的时候,精神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绪上的大欢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孤独中,思维可以不依照逻辑进行。孤独更多地产生人生的诗情——激昂的和伤感伤痛的诗情。孤独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遥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对自己或环境作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05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我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一直在读的书,编者大都担任过顶级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他们将其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与学术思考凝结成这一部管理学研究的指南和宝典。全书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及管理研究的全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对于致力于管理学研究的同学们来说,不失为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书。06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适合喜欢新闻传播学的同学读的一本书。这本书讲的内容真的没有传播学其他理论书那么复杂,书中讲到的学理性知识都是我们在本科或者考研时学到的知识。但是这本书真正带给我们的有以下几点:1.对于罗杰斯这种学科发展史的写法,我们可以借鉴。在进行历史梳理时不一定要去以学科理论发展为主线。正如书名中写到的,用一种写人物传记的方法带出。本书以四大奠基人+施拉姆为主,并且以一定的篇幅写到了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以及维纳和香农对传播学的影响。可以说全书中基本以人物生平叙事的手法带出了传播学的发展历史。2.我们可以学到,每一个传播学家在一生中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要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奠基人,基本上都是获得两个学科以上的博士学位。而且他们对于学科这种严谨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3.在这本书中,我对一个人十分感兴趣,这就是洛克菲勒。作为石油领域的超级资本家投资了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影响了近代传播学的发展。07编程珠玑
推荐理由和其他的算法编程书相同的是作者很资深,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是那本经典的《算法导论》作者之一的老师。而本书阅读起来却没有那么大的距离感,书没有那么厚也许是一个关键原因。翻开书,里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例子引出,然后问题的分析、程序的设计、背后的原理和深入阅读,看完以后直呼过瘾。把以前难懂的数据结构概念和代码优化讲的更加容易理解,建议有一点编程基础的理工科同学阅读。书中没有很多难懂的代码,阅读起来更像是在读一本推理小说。精彩段落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到:编程技巧仅仅是编写正确程序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还是前面讨论过的主题:问题定义、算法设计以及数据结构的选择。如果这些步骤都完成得很好,那么编写正确的程序通常是很容易的。虽然第一篇二分搜索论文在年就发表了,但是第一个没有错误的二分搜索程序却直到年才出现。08万历十五年
推荐理由万历十五年,不过是明神宗在位的第十五年,在历史上,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正是这一年,即公元年,是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一个伟大的王朝,能人辈出的时代,作者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它涵盖天命际遇,人生困境。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挣扎与妥协,读后令人心有戚戚焉。在经济繁荣的农业社会,成熟有序的权力机制里,蝴蝶煽动了下翅膀,给接下来的历史进程带来了怎样的风暴?在此书中,作者会教我们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感受历史。精彩段落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有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皇帝和他的臣僚熟读诗书,知道经典史籍赞成臣下向无道之君造反。但这无道必须达到桀、纣的程度,即以极端的残暴加之与臣僚和百姓。现在的万历皇帝却并非如此,而且除了不理上述性质的文件以外,他照常批阅其他奏章。也就是说,他的消极怠工,放弃自己的职责,是有所选择的。他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表示,他是在奉行道家“无为而治”的宗旨。对于这种情况,臣僚们是找不到任何经典中的训示来造反的。所以,不满甚至激愤的情绪尽管不断增长,却始终没有发展为“诛独夫”或者“清君侧”的内战。皇帝是一国之主,他应当尽心竭力以保持文官集团的平衡。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公正和不辞辛劳以外,还需要超出寻常的精明能干。针对文官的双重性格,需要给予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均节选自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09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
推荐理由张燕先生历经八年之功完成《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研究》一书,本书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此书以年代为序,内容涉及中国书画、戏曲、音乐、园林、工艺等方面。从中国唐代到清代艺术著作和文人笔记中关于艺术到论述进行研究与选注。本书难得可贵的地方在于,不仅有中国古代艺术论著的原文与译注,还在每篇古代论著之前加有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论文都是在钻研原著和力穷前人成果的情况下写成。书中的论文既能帮我们理解原著,还能观赏、学习作者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此书,希望大家阅读此书能够了解中国艺术的历史与中国艺术“一以贯之”的“道”。不仅对我们创作有指导意义,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艺术修养。精彩段落中国文化的“一”包含了所有,也包含了所无;既是起始,也是全部。“一画”之“一”,正来自“道生一”之“一”,它既包含了实的“众有”,也包含了虚的“万象”,并且不是“众有”和“万象”的表面,二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画的是无穷大,画的是完整、壮实、巨大、充盈,画的是天地间实有的和虚灵的一切之本。10成为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