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首页 » 分类 » 常识 » 会计在运用新技术提供业务场景信息中须具备
TUhjnbcbe - 2025/3/21 14:54:00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前言

会计要提供企事业行政单位业务活动全过程、全要素、全作业和全主体的业务场景信息,会计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按会计准则的要求提供价值信息,而是要根据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相关业务活动的信息,从而实现业务信息与价值信息的全面融合。以大智移云物区块链等为特征的新技术为会计提供业务场景的信息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会计本身在运用新技术提供业务场景信息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能力之一是业务信息获取(业务数据挖掘)的能力。现存会计是以业务活动结果的票据为基础而开启会计核算过程的,这些票据的信息是现成的,并不需要会计自行获取。一旦会计要提供业务场景的信息,就不能仅仅只是以票据为基础得到相关信息,而是必须要直接从业务活动中得到原生信息。从认知哲学的视角看,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性质思维,回答是什么,二是结构思维,回答为什么,三是运行思维,回答如何变化。获取业务活动的原生信息也必然涉及到这三个方面,一是回答是什么业务,二是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业务,三是回答业务运行的规律。回答是什么业务,必然要求会计能够抓住业务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业务进行分类,所有业务的分类都必须有助于满足信息用户的需要。

这与现存会计并不相同,现存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统一和标准的会计账户进行分类的,会计报表中的各分类项目也是已经规定好的,并不需要会计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自行分类;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业务,它主要包括这一业务发生的原因、进行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各种要素结构是什么,业务的结果表现在哪些方面,现存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基本上不涉及这些内容;回答业务运行的规律,就是要指明业务活动内在运行规律和演化特征,并揭示其形成原因和变化结果,根本上就是要发现和揭示业务运行的规律,它必然涉及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业务影响的信息。

现存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披露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的静态信息,基本不涉及各类业务运行规律的信息,也只提供内部信息而不提供外部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的信息。犹如采购业务,首先是要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对采购业务进行分类,说明是什么类型的采购业务;其次必须要对每种类型的采购业务的发生的原因、采购的过程或环节、采购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以及采购的结果提供全程全景信息;最后必须要提供采购业务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由表及里、由内至外、由静至动的完整的业务场景信息。

2、能力之二是信息分析(数据清洗)的能力。现存会计既然是以业务活动结果的票据为基础进行记账、算账的,一般情况下这些票据所提供的信息并不需要再进行分析,而是由会计根据票据所反映的业务结果的特征直接过入会计账户。一旦会计要从业务活动获取原生信息,就不能不对这些原生信息进行分析,特别是在新技术采用后,信息爆炸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进行原生信息的分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需要,会计至少在以下方面对原生信息进行分析:一是相关性分析,信息提供的第一要求就是要满足信息用户的需要,凡是与信息用户有关的信息才需要被提供,而无关的信息就必须被过滤掉。相关性是会计所提供信息的最重要的质量标志,没有用户的需要,提供的信息就毫无价值。既使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也是首先要满足相关性的要求,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要与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密切相关,而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从来都是以与决策相关作为前提;

二是真实性分析,在相关性的基础上会计也必须要保证来自于业务场景的信息是真实的,也就是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客观的反映业务场景的真实状态。信息的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渠道越多条和环节越多个,信息的真实性就越难以保证,会计必须要通过信息分析去伪存真;

三是重要性分析,信息的数量越大或者数据越多,对于信息用户而言就越需要进行取舍,否则信息用户就会被信息的海洋淹没,根本就无法利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是由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用户的决策的影响度来决定的,越是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就越是要优先保证提供。即便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提供的报告受托经济责任的信息也需要进行重要性分析,如果从考核评价经营管理者的视角看,只有那些与经营者能力和付出相关的信息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对委托人进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急迫性分析,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是有时间效应的,有些信息需要会计实时提供,就是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几乎处于同步的状态;有些信息需要会计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提供,这就需要会计对所有的信息按照急迫性程度按时间序列排序,按照轻重缓急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提供。

五是清晰性分析,会计提供的信息对所反映的业务越清晰明了越有助于信息用户果断和正确的做出决策,但并非所有的信息对业务活动的反映都能够实现清晰明了,常常会出现信息抽象、模糊、含混、混杂的现象,这就需要会计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由含混到明确、由混杂到纯粹。

六是关系性分析,相关性是相对信息用户而言的,关系性是就信息本身的内在联系而言的。会计提供的信息并非都是零星的、分散的、没有内在关系的,相反,由于企事业行政单位业务活动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业务场景的信息也会揭示这种相互关系。整体来说,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涉及到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关系。会计通过信息分析就是要发现这些关系及其类型,从而找到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既有利于形成信息结构模型,为信息分析提供基础,也有利于为信息用户提供更为有效的可用信息。

七是有效性分析,它涉及到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极具针对性的揭示了企事业行政单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形成的本质原因;通过原因的分析而提出的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是否充分有效;风险控制对策的实际采用是否会给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带来较大的正面效应。只有通过上述信息分析,才能精准的为信息用户提供有用信息。

3、能力之三是信息结构(数据结构)的能力。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要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形成各种相应的信息结构。会计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信息用户进行决策的需要,由于决策的类型或者属性不同,使得信息的结构也不相同。传统的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涉及到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由此形成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信息结构,就是资产负债表既披露了单位的财务状况也披露了单位的业务成果,根据这一报表就可以对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考核和评价,并作出是否继续聘用和如何进行激励的决策。而管理会计是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决策的主体和决策的内容不同,会计所要提供的信息的结构也必然存在差异。

问题在于现存财务会计的信息结构是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形成的,是一个被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唯一信息结构,这一信息结构是以反映业务活动结果的票据为基础,通过将这些结果分门别类的归入设定的会计账户体系,并计入明细账和总账,最终形成反映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的资产负债表。这仅仅只是一种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也只是以价值形式反映单位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结果。而管理会计中大多是采用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形成计算或者分析结果,并没有为不同的决策主体和决策内容形成相应的报告体系,当然也就不存在相应的结构化信息。实际上管理会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自身的报告体系,也就没有相应的信息产品。

4、能力之四是信息传输(数据传输)的能力。信息传输就是将生成的会计信息传输给信息的使用主体,它涉及到传输给谁、传输什么、怎样传输,信息传输既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被动的信息传输是按照信息使用主体的合约要求传递信息的过程,而主动的信息传输是信息提供者跟踪信息使用主体的现实和潜在需要主动提供信息的过程。

结语

从大数据的视角看,就是会计必须要有数据抓取、数据清洗、数据结构和数据传输的能力。这与现在的会计所具备的能力极不相同,现在的会计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公认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计在运用新技术提供业务场景信息中须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