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这次小编要简单介绍一下数据模型,首先小编来简单介绍一下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模拟和抽象的描绘,就像,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模型,航空模型等。数据库模型也是一种模型,是数据库的抽象,也是数据库的核心和基础。为数据库的系统的信息表示与操作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构架。数据库模型描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下面,小编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部分,首先,数据结构,它是数据模型的基础,描述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还有数据间之间的关系。数据的操作和约束都建立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不同的数据结构操作和约束不同。
其次,数据的操作,主要是描述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上进行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是对系统动态特征的描述。
最后,是数据的约束条件,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间的语法,词义联系,约束和依存关系,还有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用来限制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及变化。
最后是数据模型的分类,我们都知道,数据库系统是建立在某种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的,数据模型要满足以下这些要求,第一可以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第二让人容易理解,简单易懂。计算机容易识别。不过数据库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应用分别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的数据模型有两种,他们的层次不同。
第一种是概念模型,也被称为信息模型,是一种面向用户,面向客观世界的模型,主要用来描述数据的概念化结构,按照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可以摆脱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问题,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没有太大的关系。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次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与用户的交流语言。
第二种是数据模型,它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二次抽象,它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这些模型小编下次会详细介绍。
下面小编总结一下,现实世界转换为计算机世界数据模型的过程,首先是经过数据库设计人员的分析讲现实世界信息化,将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的联系转变为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然后经过数据库设计数据化,变成现实世界的第二次抽象,计算机数据模型。
关于数据模型,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现在小伙伴们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呢?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大家,也欢迎各位小伙伴们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