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课程群的方法优化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当然,课程群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还存在许多有待于研究、探索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群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等等,因此,只有不断实践、改革和创新,消除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软件工程课程群的教学水平,从而使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群
(一)专业基础课程群
本课程群注重理论基础,主要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等,确保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群是电子与计算机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群之一,它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集成电路课程群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从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入手,开设集成电路课程群,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硬件描述语言、FPGA开发、PLC、集成电路EDA技术。该课程群侧重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培养,也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群。该群的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均为专业核心课程。每门课程都应该设有相应的实践环节,理论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群还包含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素养、职业素养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技能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就业竞争能力,这些课程都是对专业能力的一种服务与补充。
(三)软硬件一体化课程群
本课程群以“软硬件一体化”为中心,围绕设备层、网络层、应用层,开设了软硬件全栈开发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开发与集成的能力。主要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企业级web应用开发、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与应用等。本课程群注重学生的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培养,该群的课程数量相对较多,均为专业核心课程,借助我院软件特色,培养学生的软件控制硬件的应用能力。
(四)综合实践课程群
本课程群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课程包含综合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等相关课程。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体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群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战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知识点规划和整合课程群
由多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往往不止一位老师担任教学工作。不同的老师讲授的风格也不同,对知识点的把握也是难以统一,这并不利于课程群的建设。因此可以为每个课程群设立一个群负责人,可由学科带头人或是骨干老师来负责,实行课程群负责人制。平时多召开研讨交流会,对知识点进行统一的优化整合,同时确保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使整个课程群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围绕着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主要将其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群、集成电路课程群、软硬件一体化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这几部分中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等相关的课程,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这一课程群要保证教学内容不重复,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明确,让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独立又密切的关系;集成电路课程群主要是围绕着电路分析、硬件描述语言、FPGA开发、PLC、集成电路EDA技术等相关的课程所设置的。
这一课程群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