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3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共有5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及其团队获选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位“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及其团队获选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若川
“科学探索奖”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项目名称: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
刘若川代表成果图片
项目简介:p进霍奇理论是当前算术几何和代数数论研究中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分支。本项目在p进霍奇理论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特别是对非交换p进霍奇理论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解决了p进模形式领域一些多年悬而未决的猜想。
张靖
“科学探索奖”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人
山西大学光电所所长,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项目名称: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
张靖代表成果图片
项目简介:研究范围属于超冷原子物理。超冷原子气体因其独特的宏观量子相干性以及精确的人工可调控性,对量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冷费米子实验平台,并实现了玻色费米混合气体量子简并。在建立玻色费米混合量子简并气体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实验实现一维和两维自旋轨道耦合的简并费米气体,系统地研究了超冷费米气体自旋轨道耦合人造规范势,发展了调控原子间强相互作用、动量分辨射频谱等技术,制备了自旋轨道耦合简并费米气体拓扑量子态。这些研究内容为在超冷原子体系中模拟拓扑物质以及制备操控新的拓扑量子态奠定了重要基础,引发了国际上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
陈鹏
“科学探索奖”化学新材料领域获奖人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项目名称:活细胞化学反应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陈鹏代表成果图片
项目简介:发展了适用于活细胞的化学反应和工具,建立了活细胞“化学工具箱”,突破了在活体内“原位”研究蛋白质功能的技术瓶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开拓了利用外源化学反应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新途径,使我国在生物正交反应领域进入国际前沿。
周昆
“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获奖人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项目名称:真实感图形的实时计算理论与方法
项目简介:解决了真实感图形不规则数据结构和计算与GPU规则并行计算架构之间的高效映射难题,创建了全GPU运行的真实感图形绘制流水线,形成了贯彻图形表示、建模、绘制全过程的理论体系。
陈云霁
“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获奖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项目名称: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
项目简介:“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项目建立了业界广泛采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的计算、访存和通信范式,形成了高能效广应用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理论。项目被Science杂志刊文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基础研究的“开创性进展”、“先驱”和“引领者”,被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开创者之一Y.Bengio编著的教科书引用。项目成果推动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方向从无到有,成为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当前最重要的基础研究热点之一。全球5大洲、30个国家/地区、余家研究机构(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谷歌、英伟达等),以及2位图灵奖得主、10位中美院士、余位ACM/IEEE会士在跟踪引用项目成果。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樊健生
“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领域获奖人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聂鑫
“科学探索奖”交通建筑领域获奖人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名称:复杂受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理论及高性能结构体系关键技术
岳阳洞庭湖大桥工程施工现场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土木建筑领域。项目针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分析设计方法、构件性能提升和体系创新等方面的三大关键难题,建立了组合结构基础分析方法及精准计算模型,研发了多种新型高性能组合构件并提出精细设计方法,构建了高性能组合结构新体系并研发配套的设计施工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深圳京基大厦、北京奥运塔、岳阳洞庭湖大桥等30余项大型复杂建筑与桥梁工程,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被8部标准规程采纳,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詹天佑奖等工程奖14项。
从集成电路到先进制造,从脑科学到生物育种,从空天科技到深地深海,“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们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工作,紧跟国家需求,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再次祝贺7位获奖人及其团队,并向所有在科学“无人区”不懈探索的科学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