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龙白滔针对当前全球数字货币格局新作,朱玮编辑。全文共计字,请非严肃读者慎入。转载请保留全文,包括推荐语、摘要、作者简介、目录和正文,谢绝删除或修改。谢谢。
朱嘉明推荐语:
白滔这篇文章是自法币数字货币问题提出以来,对全球法币数字货币的态势,特别是对中国法币数字货币(DC/EP)的制度背景、现实意义和长远趋势,作了最完整和最全面的阐述。这不仅在国内,很可能在国际范围内也是综合性最强的一篇文章。这篇专业性很强的长文,反映了白滔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我特别赞赏白滔对于文献的认真发掘、分析和综合,其实证精神尤其值得大家学习。
朱嘉明.11.1.于深圳
摘要
数字货币发展存在八种冲突,这八种冲突构成了全球数字货币的核心问题,并塑造数字货币的国家战略和全球格局。
首先是以中美矛盾为核心的东西冲突,根源是中国崛起导致世界经济和*治力量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东西方在货币金融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对金融的不同哲学,以及对债务的不同*策选项。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出于公众利益被监管,而西方*府已经成金融体系的“规制俘虏”。北京大学教授MichaelHudson认为,中国的*策选项体现了青铜时代执*者的理念并建设了基本上富有成效的公共金融体系,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继承了罗马帝国遗留的、以债权人为导向的法律哲学,已经成为掠夺性的金融体系。在数字货币战略上,西方在削弱中国数字货币先发优势,排斥但不脱钩中国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DC/EP虽“一骑绝尘”,但G7成功夺得跨境支付、全球稳定币和CBDC的国际标准主导权。G7国家美欧(德法)英日核心诉亦不相同。
其次是强弱势货币冲突,主要体现在货币替代和监管重构两方面。通过私人全球稳定币获得“数字优势”的美元、或先发的中国DC/EP,都可能对其他货币形成“货币替代”。美欧(德法)英可能展开监管的“底线竞速”,而中国则倾向加强金融监管。
第三是央行和商业银行冲突。发行CBDC有助于央行全面加强对货币体系的管控,但对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有严重负面影响:去媒、挤兑和盈利受损等。西方央行曾踌躇于CBDC,中国央行反而因少受银行业游说可快马加鞭。央行界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已经提出有效的缓解方案,如控制CBDC流通总量、灵活的计息和限额策略、替代性贷款工具和限制CBDC用途等,为西方央行推进CBDC扫清了关键障碍。
第四是公共部门与BigTech为代表的私营部门的冲突。数字货币的“数字优势”集中体现在BigTech所展现的DNA商业模式。“数字货币区”是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未来形态最具颠覆性的概念。BigTech的私有网络平台就是最典型的数字货币区。因此公共部门对BigTech存有复杂情愫:在借助BigTech维护本国的数据、金融、经济甚至国家主权的同时,又要警惕其垄断性市场力量的负面性。美国的监管策略是国内放松监管并通过其BigTech的全球拓展在数字世界巩固并伸张美国霸权;中国国内有效监管了BigTech,但其BigTech的全球拓展因中美对抗可能遭遇严重挫折。央行界的普遍共识是,应当监管并激励私营部门,大部分创新由私营部门驱动。在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取得平衡非常重要,但央行界对公共与私营的边界有迥异的认识。
第五是货币与财*冲突。货币与财*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中欧(元区)分别体现了货币和财*部门之间的和谐、协调和对抗关系。CBDC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变量,让央行拥有事前和事中控制货币流向的权力并可显著提升中国财*系统支付和转移效率。西方央行因执着于“自由市场”理念和坚持“通胀目标”的优先使命,让他们慑于探索CBDC的这种革命性用途。对中国来说,结合正确地使用MMT,CBDC可能成为“再分配的终极工具”和MMT的理想终点。
第六是用户支付习惯(尤其是跨境支付)的变化与支付系统不足的冲突。多种因素驱动了消费者对非现金支付、网络支付、跨境支付等的需求。BigTech以解决跨境支付的痛点切入了全球稳定币。各国央行因此改善了基于账户的系统——如第三方支付和快速零售支付系统——以及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中欧美分别是优等生、及格生和差生。央行界已经把跨境支付作为年工作的优先事项,并把全球稳定币和CBDC对跨境支付的支持作为重要方面。CBDC在跨境场景中的可互操作性,面临诸多挑战。
第七是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与传统货币*策工具的不足的冲突。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央行的非常规货币*策工具逐渐变成“新常态”,而“新常态”也在沦为几近无效。拥有不同货币*策空间的央行,针对CBDC体现了迥异预期。欧元区长期“濒死”的绝望让他们寄希望于CBDC作为一种新的货币*策工具。拥有充裕货币*策空间的中国央行不考虑DC/EP作为新的货币*策工具,但却不限定自己探索CBDC的极限,如控制货币的流向与分配。自信的美联储虽然被人揭底“已濒临弹尽粮绝”,但坚称在传统框架内解决问题。
第八是中心化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冲突。这其实是伪命题,货币的中心化力量很难抵御CBDC带来的权力。个人隐私保护只是讨论时的“*治正确”,在做权衡时,永远是第一个被牺牲的对象。各个央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本质差异,区别只是掩饰程度的不同。
结合数字货币的八大冲突,本文分析了美欧(元区)中数字货币战略的复杂权衡。以美国为首的G7成功攫取了跨境支付、CBDC和全球稳定币等方面的标准主导权并削弱了中国DC/EP的先发优势。比较来看,美国所实施的数字货币战略最为成功,其私营部门代表的全球稳定币Libra不仅即将成功启动,还完美逃离了全球监管并避开媒体的焦点。中国则不仅丢失了相关标准话语权,先发优势可能被对手削弱,还可能面临“缺乏透明度和国际协调”的批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由此受损。欧洲协助美国围殴中国并抢夺了标准主导权,但其核心诉求是通过全球监管协调来约束BigTech侵蚀欧洲数据、金融、经济甚至国家主权。
中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诸多挑战,包括:(1)被继续排斥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2)丢失标准主导权和先发优势;(3)金融监管理念和数字货币成就被妖魔化和意识形态化,以及(4)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与历史和现实严重脱节。
因此应对措施包括:(1)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2)坚持多边主义、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并发挥影响力;(3)提升央行数字货币工作透明度;(4)境内、境外推广中国金融治理理念和符合中国发展实践的经济学理论,和(5)发展私人数字人民币。
本文对发行私人数字人民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时,中国独特的为公众利益监管金融的理念、宽裕的公共*策选项、通过数字技术驯服“金融危机”的机会、以及使用区块链民主化铸币权的可能性,让中国有机会提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公共产品,实现公正、透明、民主化、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亦将为中国“双循环”战略转型所面临的货币和财*挑战,提供革命性的手段。
作者简介
龙白滔,清华计算机本硕博。致力于数字经济创新理论研究和商业实践。中国国际商会区块链委员会发起人,副秘书长;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学术负责人。20年金融科技领域技术、咨询、创业和投资经历。曾在量化投资、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创业。曾担任中金甲子投资基金首席技术官。曾任万向控股通联数据首席战略官。曾代表埃森哲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统总设计师。《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承与创新》作者。
正文目录
0引言
1背景知识
1.1货币是什么
1.2国际货币金融治理体系的机构和角色
1.3美元主导的层次化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美元互换网络
1.4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1.5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
2八种冲突塑造了各经济体的数字货币战略
2.1中西方冲突(中国vs美国)
2.2强势货币vs弱势货币
2.3央行vs商业银行
2.4公共部门vs以BigTech为代表的私营部门
2.5货币vs财*
2.6用户支付习惯/偏好的变化(尤其是跨境支付)vs支付系统的不足
2.7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vs传统货币*策工具的不足
2.8中心化权力vs个人权利
3全球稳定币的监管共识与Libra动态
3.1全球稳定币监管迷雾和Libra的命运
3.2监管与被监管的观点
3.3理解G7在全球稳定币上的多重面目
4G7主导CBDC国际标准
5美中欧数字货币战略决策与动态
5.1美国:最成功、最低调和最老道的进攻者
5.2欧元区:最憋屈的小弟
5.3中国:最失败的优等生,但前途星辰大海
6中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6.1挑战
6.2应对
6.3畅想私人数字人民币
6.4建设私人数字人民币
7“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
8结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个人抉择
0引言
近一个月来,数字货币的全球动态精彩纷呈。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PBoC)范一飞副行长撰文称,“数字人民币(注:本文交互地使用“DC/EP”、“中国CBDC”和“数字人民币”三种术语,除非额外说明)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10月9日,国际清算银行(BIS)与七家(美英加欧瑞日瑞)央行组成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小组发布联合报告《CBDC基础性原则和核心功能》(以下简称《CBDC》)。10月12日欧洲央行(ECB)发布第一篇《数字欧元》报告,称“最快将于年启动数字欧元项目”。10月13日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针对数字支付发表声明,“在通过适当设计和遵循可适用的标准以充分解决相关的法律和监管需求之前,任何全球稳定币项目都不应该被启动”。虽然并没有具体地指向全球稳定币明星项目Libra,该声明还是被全球媒体普遍解读为G7反对现在启动Libra。10月13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正式发布《全球稳定币高阶监管建议》(以下简称《全球稳定币》),其中第十条建议,即是G7前述声明的内容。当天FSB也发布了《增强跨境支付的路线图》(以下简称《跨境支付》)。
因此美中欧三大经济体在数字货币战略上都有了关键性的进展,相关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标准制定组织在跨境支付、全球稳定币和CBDC等方面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些人欢呼中国版本的CBDC——DC/EP——取得的先发优势,一些人也断言“Libra没有出路”。在纷繁芜杂之中,我们希望厘清如下疑问:
谁在影响和决定数字货币相关的国际标准?
是什么力量驱动各经济体形成数字货币战略(包括稳定币和CBDC),他们现在的决策为何?
Libra能否真的上线?考虑到,Libra协会副主席曾于4月份声称,“Libra将于Q4启动”?
全球数字货币竞争,中国目前处于什么位置?中国为何不在BIS的七国CBDC小组中?
中国数字货币战略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有什么关系?
作为个体,如何投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数字货币机遇中?
本文宗旨是从*治经济学角度剖析数字货币核心问题并厘清全球格局,以帮助读者形成数字货币领域的准确认知。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提供理解本文所需的背景知识和基础共识,例如货币本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概览、数字货币常见术语以及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等。第二部分着重剖析塑造各经济体数字货币战略的八大冲突,包括中西方冲突、强弱势货币冲突、央行商行冲突、公共部门与BigTech为代表的私营部门冲突、货币与财*的冲突、用户支付习惯变化与支付系统不足的冲突、货币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与货币*策工具不足的冲突、以及中心化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冲突。第三部分讨论全球稳定币的监管共识与Libra前景。第四部分讨论G7主导的CBDC标准。第五部分讨论美欧中数字货币战略决策与动态。第六部分讨论中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第七部分讨论了“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的关系。第八部分则聚焦个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数字货币机遇,个人该如何抉择?以此结束全文。
1背景知识
本节简介有关货币的本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概览、数字货币常见术语以及(从人类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区块链的本质,作为理解本文内容所需的背景知识和基础共识。
1.1货币是什么
国际知名数字身份和数字货币领域的思想领袖,DavidBirch,在他今年5月出版的新著《货币冷战》中写到,“现存货币体系的运作方式,本质上是根据特定*治、经济和技术背景临时商定的制度安排。因此,货币必然随着这些背景的改变而改变”。目前驱动货币体系发生变化最显著的力量是由中国崛起导致经济和*治力量从世界西方向东方转移,以及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大跃进。
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副行长、BIS/CPMI主席JonCunliffe爵士在《是时候谈谈货币了》中称,“货币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最好把它描述为一种社会惯例,是我们在经济中相互测量、交换和存储(价值)和结算债权的方式。该惯例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表达方式。它也可以同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字货币vs央行现金vs银行存款,私人版本的(全球)稳定币vs公共版本的CBDC,都是这种惯例在这个时代不同的表达方式。
虽然笔者在《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承与创新》(以下简称《传承与创新》)一书中详细讨论了人类最早的信用货币起源于国家权威(青铜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宫殿和寺庙经济),但本文并不想着重于货币起源的争论。我们回退一步,广泛的历史著作中描述货币有两种不同的起源:公共起源和私人起源。从这些起源建立的货币系统,或多或少都是由人类深思熟虑而构造出来的。这些系统单独发展了很长时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合并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种“混合”系统中。著名的货币现实主义者、波士顿大学教授PerryMehrling在文章《货币观中的*治在哪里?》中指出,公共和私人起源分别体现了货币的纪律性和弹性两重特征,现代货币体系和央行都是混合体系,央行“既是*府的银行,也是银行的银行”。
1.2国际货币金融治理体系的机构和角色
首先回顾一下七国集团(G7)和二十国集团(G20)的概念。G7是包含美加英法德意日在内的世界七大发达国家经济体组成的国际组织。年后,G7峰会在经济事务上的主要功能被G20峰会取代。G20最初是由19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财*部长和央行行长参加的论坛,每年部长们聚在一起讨论全球经济、财*和金融问题,常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在华盛顿的年会一起召开。G20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GDP总量占全球GDP的90%。自年开始,G20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G7自然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经济体小圈子,中国主要通过G20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财*和金融问题沟通与协调。
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治理格局和标准的是主要货币当局(如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和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如BIS、G20/FSB、IMF和WB等)的权力精英。FSB在G20框架下负责监控全球金融体系风险并为G20国家领导人提供监管*策建议。有关这些跨国金融机构更详细的介绍,可以参阅《传承与创新》。
多个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参与了数字货币相关的监管工作,其中FSB负责全球稳定币监管*策建议的制定,以及跨境支付路线图的制定。BIS的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在全球支付和清算基础设施的标准制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并领导了CBDC工作组。BIS新成立的创新枢纽(BISIH)负责引领全球央行应对数字创新,区块链、数字支付和数字货币是其工作重点,特别是为各国CBDC的设计增加国际化的纬度。BIS的巴塞尔银行监察委员会(BCBS)对银行加密资产和相关服务的风险敞口提出了审慎处理。金融行动工作组(FATF)主要负责虚拟资产和稳定币相关的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AML/CFT)等标准的工作,中国去年担任FATF的轮值主席国。IMF负责评估稳定币对成员国货币主权的影响。IOSCO负责评估全球稳定币提案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影响。
笔者建议读者阅读美国记者、演说家和华尔街前高管NomiPrins的新著《金融的权力》以了解银行家创造的国际货币格局。这部作品无关阴谋论,而是华尔街前内部人士所作现实主义的严肃作品。
1.3美元主导的层次化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美元互换网络
这里笔者引用PerryMehrling的“美元主导的层次化国际货币体系”图。其中,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位于金字塔顶层,第二层是美联储与其它央行组成的美元互换网络,包括美联储与英欧日加瑞(士)五家央行组成的C6互换协议,以及美联储与九家其它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主要(不含中国)组成的C9互换协议。第三层是其它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和区域流动性池,如清迈协议和IMF/SDR。第四层和第五层分别是国家主权货币(如央行货币)和银行货币。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央行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以美联储(FED)和英国央行(BoE)之间的美元互换协议为例。BoE在缺乏美元流动性的时候,可以向FED抵押本国英镑、按照商定的汇率和利率借入美元流动性,到期后归还并支付利息,借入和归还时汇率保持不变。各国央行是各自主权货币的“最后贷款人”,意即理论上可“合法地无限”创造流动性。因此,货币互换协议可以理解为双方央行向对方分享铸币权的行为。实际中,一般是(相对)弱势货币央行向FED借入美元流动性,因此美元互换协议应该理解为美国向自己的*治或经济盟友借出美元流动性/分享美元铸币权的*治安排。我们可以观察到,C6或C9基本覆盖的是与美国*治、经济最密切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但不包含中国。自年,C6成为常设安排并且互换额度没有上限,而C9是临时性安排,上限额度为亿美元。
根据一家央行(或主权货币)在上图中的位置,可以知道当它在国内发生美元流动性短缺时(例如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该央行能够访问到额外美元流动性的难易程度。如果该央行属于C6或C9协议,则可以向美联储抵押本国货币借入美元流动性。如果不属于C6或C9,该国央行可以向区域流动性池(如IMF)申请SDR额度。SDR是一种包含了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和日元的篮子货币,但SDR很少被用于支付场景,发行SDR额度主要是为获得其中的美元额度,因为美元在SDR篮子货币中约占42%的权重。因为美国对IMF拥有实际的否决权,因此SDR额度的发行很多时候夹带*治考量,例如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美国就否决了向伊朗和朝鲜发行新的SDR额度。也因为美元互换网络的存在,任何类似SDR的篮子货币方案实际上成为了美元管理全球流动性的新工具,因此不应该奢望任何篮子货币方案(如Libra)可能创造一种挑战美元的新计价单位。如果该央行存在与C6/C9协议央行的双边互换协议,例如中日间、中英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该央行可能通过双边互换协议间接访问到C6/C9提供的美元流动性。如果一家央行缺乏上述各种途径,则只能通过日常的出口贸易囤积美元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当一个经济体发生美元流动性短缺时,往往伴随着资本外流的冲击和本国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严重损害本国的货币和金融稳定。
今年3月中旬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C6和C9使得全球美元流动性短缺在半月之内得以有效缓解,C6+C9共计被动用的额度近亿美元(近一半是日元,其次是欧元),接近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最高额度。纽约联储的文章《在COVID-19爆发期间,美联储的互换额度是否减少了美元资金紧张》解释了美元互换协议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美元流动性工具,进一步巩固了美元全球主导货币地位。
美元互换协议看似美国向盟友的“让利”但实际上是“互利”的*治安排,因为减少美元流动性短缺对其它国内的资本冲击和汇率波动,是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义务,也有利于巩固其主导货币地位。
从如上分析可以得出关键结论:人民币在美元主导的层次化国际货币体系中被排斥,但并未脱钩,人民币通过双边互换协议或区域流动性池,可以访问到额外美元流动性。
数字货币只是货币的新生物理形态,在短期内它不会改变一种主权货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竞争的基本面,因此上述“美元主导的层次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将适用于数字货币。
1.4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加密资产
FSB定义为“依赖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的私人数字资产”。
稳定币
FSB在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稳定币》草案中,定义为“与一种特定资产、资产池或一篮子资产保持价值相对稳定的加密资产”。而在一般情况下,“稳定币”被定义为“与法币保持价值相对稳定的加密资产”。因此,FSB对“稳定币”的定义,保留了类似Libra篮子货币创造一种新计价单位的可能性。
全球稳定币
FSB定义为“潜在地能延伸至并被多个司法管辖区采纳并获得大规模应用的稳定币”。
批发CBDC
供金融机构在央行结算的代币化央行货币(即代币化央行准备金)。传统上,只有少数金融机构(例如商业银行和一些支付机构)、财*部和外国央行等机构在央行拥有准备金账户。批发CBDC一般被视为技术提升和效率改进,不影响已有银行业商业模式。
零售CBDC
可供居民和公众使用的代币化央行货币,被称为零售CBDC。缺省地,它也可供金融机构使用,因此零售CBDC也称为通用CBDC。零售CBDC可能会引起商业银行的去中介,损害货币和金融稳定性。相比较批发CBDC的简单直接,零售CBDC获得了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