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首页 » 分类 » 问答 » 博雅GE微访谈吕植用多学科智慧解自然
TUhjnbcbe - 2021/1/19 17:57:00

本文是通识联播独家栏目“博雅GE微访谈”对本期嘉宾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老师的访谈稿。吕植老师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与王昊老师合作开设的《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是本学期的通识核心课程,广受校内同学喜爱。

在这篇访谈稿中,吕植老师详细阐释了自然保护的多学科综合运用及案例,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终目的,并从老师个人的治学与研究经验出发,介绍了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状况。最后在课程教学与通识教育方面,老师希望在扩大同学们的知识与兴趣之外,能够通过课程为致力于自然保护、有独立思想的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平台。

Vol.

微访谈

用多学科智慧解自然保护难题

——对吕植老师《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的课程微访谈

自然保护的学科应用与实践

Q:

您曾多次提到,保护生物学是将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自然保护实践中的应用学科。想请您具体展开谈一谈,在保护生物学的研究中会运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

这门课是我和王昊老师共同承担的。它涉及的首先是生物学,这是基础,因为生物多样性本身就是在谈生物。但我们并不深入讨论生物学的机制、原理,而更多是谈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以后怎么来保护它们。这是一门全校性的通识教育核心课,因为这个话题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并不只是生物学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个课的名字从《保护生物学》改成《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这也是教务部的建议。每年选课的时候,都会有学生问是不是要学过很多生物学知识才能上这门课,其实并不是。作为通识核心课,我们试图淡化生物学的专业内容,当然会介绍相关的知识,比如说物种是什么,生态系统是什么。最终我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护,我们的课程设计是这个问题出发的。

至于课程具体涉及什么学科或者领域,前面所说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是一大类,第二类是保护设计,比如土地利用的设计、规划,包括了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区域的识别与规划等等。第三类是经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内容,我们并不深入分析这些学科的框架和原理,而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雅GE微访谈吕植用多学科智慧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