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首页 » 分类 » 定义 » 群山丨王鸿鹏那片江峡第九章
TUhjnbcbe - 2021/5/7 18:00:00

王鸿鹏:山东鱼台人,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年度中国好书”奖、空*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中国机器人》(合作)《生命线上的奇迹》《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八一飞行表演队改装纪实》等。

第九章金沙江畔金山川巧家人说,要想富,产业发展要进步;优质产业是财富。桑蚕、核桃、花椒被巧家人称为产业发展中的“白富美”和小康路上的“助力器”。巧家是怎样打开产业“堡垒”之门的?

.“摇钱树”摇鼓钱袋子

在巧家人眼里核桃树就是“摇钱树”,还有不少关于它的种种传说。从前有一位修行者,在路上拾得一串钱,由于找不到失主,就把钱挂在一棵大树上。后来路过的人,以为是神树,就把自己的钱也挂在树上,以祈求来日发财。从此,人人效仿。后来,一位白发老人送给农夫一颗种子种在山上,长出一棵树,一摇便掉下铜钱来。农夫真的种出了“摇钱树”。有个懒汉听说后,到处找“摇钱树”,却找不到,便向农夫求教。这位农夫告诉他:摇钱树,两枝杈,两枝杈上十个芽;摇一摇,开金花,创造幸福全靠它。原来,农夫说的“摇钱树”就是人的双手。财富来自辛勤劳动,是靠双手创造的。巧家人认为,核桃叶子形状很像钱币,秋天叶子变*以后更像铜钱,而核桃又像古代传说中的“元宝”。所以,巧家人认定核桃树就是“摇钱树”。更重要的是巧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精心培育了它。它不负所望,确实摇鼓了巧家人的“钱袋子”。云南省是核桃的起源地之一,有着多年的栽培历史。世人皆知云南是旅游大省,其实,云南还是核桃大省,无论核桃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居国内首位。巧家也是核桃的盛产区,如今发展迅速。这与当地老百姓的种植传统有关,也与种植核桃的收益有关。县林业局长陈留山算了一笔账:“核桃栽植嫁接苗五年挂果,十年后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核桃公斤,按照每公斤5元计算,亩产收入在元左右,效益远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不少群众尝到了种植核桃树的甜头,所以积极性越来越高。”巧家县委、*府提出了“绿色产业富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目标,着力培育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核桃已成为农民主要经济收入的支撑点。在发展核桃种植中,巧家大力推广核桃嫁接技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挂钩到乡、村、社,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技能培训为载体,对全县6个乡镇核桃主产区进行核桃嫁接改良和技术培训。每年的核桃产值近5.5亿元。核桃已成为巧家效益好、收益期长的特色产业。巧家人守住青山不放松,冲出了心理上的“大山”,突破思维的“峡谷”。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发挥“摇钱树、景观树和生态树”三大效益,在“绿水青山”之间,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造就了一批“核桃大王”。

2.谁是“核桃大王”?

谁是巧家的“核桃大王”?有人说,白鹤滩镇的“兰化农村合作社”种植大户詹世富算一个。詹世富今年67岁了,是白鹤滩一带种植核桃的老把式。说起他这个“核桃大王”,还有一段从“保密”到“解密”的故事。过去,巧家人种植核桃树多是为了填肚子,很少有人拿去换钱。核桃的品种不好,产量低。但是,白鹤滩的詹世富靠核桃发了家。周围的村民纳闷,詹世富用的什么高招?詹世富确实有高招,他的核桃树品种好,核桃果又大又多,收果上市也比别人的早两个月。仅凭这一先机,詹世富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家里盖起了小洋楼,吃的穿的也别人高一个档次,日子过得像核桃一样油滋滋地,周围的村民羡慕不已。巧家人一直苦于核桃品种杂乱,良莠不齐,品相不好,卖不出好价钱,更打不出好品牌。巧家县决定实施“核桃品种优化”工程,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发展核桃产业,促进群众增收。从几百个品种里优选出能大量推广的优良品种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对全县核桃品种进行反复调查筛选,优选出一批优质品种。经云南省品种审评委员会专家认定,这些品种的蛋白含量高达到20%,含油率高达60%,果实硕大,味道香美。包括被编为“巧家4号”的詹世富种植的核桃。巧家县决定对这些优良品进行嫁接培育,大力推广。要推广这些优良品种必须从母树上剪取大量幼芽进行大面积的嫁接。这天,县林业局种苗站站长刘云会带着技术人员来到詹世富家,向他说明情况,准备从母树上剪一些幼芽,进行嫁接培植。詹世富拦住技术人员不让剪,连连摆手说:“要不得,要不得。别把我家的核桃树搞死掉了。”刘云会看出了詹世富的心事。他不是担心剪坏了树,而是担心嫁接推广后没竞争优势了。别小看这几十棵核桃树,蝎子拉屎——独(*)一份嘛!詹世富一年收入五六万元。去年盖了三层别墅楼,花了30多万。现在县里要嫁接推广他的优质品种,老詹心有余悸,怕别人抢了他的生意。种苗站的技术人员与老詹打交道也有年头了,刘云会在科学种植和防病治病上给詹世富提供过帮助。“詹大哥呵。咱巧家有句老话,独树不成林,要想山坡旺,就得多载树噶;小溪不成江,要成江河,就要汇到一起噶。”刘云会和技术员们和老詹家拉起家常,“再说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大伙也没少帮忙噶。”经过大家的耐心说服,终于做通了老詹的工作。老詹高兴地领着他们去剪核桃树芽。后来,为了支持县里推广优质品种,他把自己的核桃园建成了育苗基地。年,巧家林业局又对核桃树种资源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从中筛选出20多个品种进行推广。在县里的大力扶持下,詹世富成立了“巧家县白鹤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白鹤滩镇法土村、大坪村等村社建成了余亩核桃优良品种种植示范园。他亲自担任技术专家,每年培育的核桃苗就收入20多万元,而且带动村民们一块富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核桃大王”。提起当初剪树芽的事,詹世富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笑成了核桃皮,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还是很坦诚地说:“当时担心优势没了,没想到市场大的很噶。还是共同富裕小康好。说詹世富是“核桃大王”有人就不服,说是老店镇平地营村的饶启斌也是一位公认的“核桃大王”。巧家有知识的新一代农民,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涌现出不少核桃种植方面的“乡土专家”。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于研究市场,很有经济头脑。饶启斌的核桃园已种植多株,进入盛产期的已达多株,年核桃收入0多万元。饶启斌还为周边的核桃种植户提供种苗的技术服务,帮助大伙进行品种选择、改良,成活率达95%以上。陈留山说,以詹世富、饶启斌为代表的“乡土专家”成为核桃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现身说法”,对转变农民传统种植观念,建立科学种植模式,促进巧家核桃产业高效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大寨镇小田村核桃种植大户*仁忠,是一个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典型,也被当地群众誉为“核桃大王”。十几年前,44岁的*仁忠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承包了村里的0多亩荒山。面对这片荒凉的山坡地,没人相信他能种出核桃来。但他怀着对发展核桃和花椒产业的一片挚情与梦想,在荒坡上安了家。为了保证苗木成活和尽快挂果,他人背马驮,天天从一公里外山沟里背水抗旱保苗,从来没有让核桃、花椒因干旱而死亡,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后来,为了解决干旱问题,他硬是开挖了几十个抗旱小水窖,铺设了几公里的引水管网,确保灌溉用水;他通过嫁接对核桃品种进行改良,以更加适应当地干热的环境;为了防止病虫害,他专门学习了核桃、花椒病虫害防治知识。从8年起,他又探索林下养殖,综合利用,提高核桃、花椒产量,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仁忠已培育出几十亩核桃,十多亩花椒。*仁忠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乡亲一起奔小康。贫困户陈靖富在*仁忠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核桃、花椒的种植技能,通过全家人的努力,现已种植核桃、花椒20亩,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年已经脱贫摘帽,还在小田街上买了地基,盖了新房。年,在扶贫攻坚*策的支持下,*仁忠发起成立了巧家“富群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7户村民参与,其中就有3户贫困户。*仁忠说,吸纳贫困户参与,是想让贫困户在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管理经营和帮助下,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如今,在*仁忠的带动下,小田村8个村民小组发展核桃余亩、花椒余亩,已经成了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去年仅花椒一项,收益就达多万元。随着核桃进入丰产期后,小田村民的收益还将成倍增长。*仁忠已过花甲,依然踌躇满志。他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好。”谈起下一步的打算,他说,主要的是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让小田的核桃和花椒更优质、更稳产、更高产,把小田村发展成美丽乡村。在发展核桃种植中,巧家大力推广应用核桃高枝换头嫁接技术,组织群众积极探索在林下套种、养殖等,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让核桃经济林实实在在地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林”。

3.小花椒大产业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巧家人不会忘记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昭通鲁甸考察时,看到当地的花椒喜获丰收人,嘱咐大家:“要让小小花椒树,长成致富大产业。”陈留山说:“这几年,巧家县充分利用当地的适宜环境,把发展花椒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目前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巧家有不少种植花椒脱贫致富的“成功人士”。崇溪镇马洪村的袁志贵就是其中一位。见到袁志贵是年5月5日下午,在他的花椒园。袁志贵身材高大,腿脚粗壮,一双大手布满了老茧,握着他的手像花椒树一样有点扎人。他面孔黝黑,淳朴憨厚中透露着山里人的坚强与刚毅,一个底底道道的乌蒙大汉。钻进一望无尽的花椒林,可以看到花椒树已经开出了小小的花蕾,随风飘散出清新的幽香。年遭遇大旱,袁志贵的花椒只收了多斤,卖了5万元。他说:“这年栽了”。年收了斤,每斤卖到43元多,毛收入25万元。袁志贵说:“赚了一把。”他估算,“今年是个丰收年,市场看好,花椒每斤能卖到50元一斤,毛收入能达到30万元。赚定了。”袁志贵种花椒树是从年开始的。他是村里的会计,每个月40多元的工资。随着两个娃娃慢慢长大上学,靠那点微薄的工资,养不起一家老小。日子捉襟见肘,过不下去了。他向乡里农科站的一位亲戚诉苦:“我过不下去了。想种花椒苦钱行不行噶?”亲戚告诉他:“可以干。种花椒能挣钱。”他决定辞掉村会计种花椒。家里人都不同意,但他横下一条心,谁也拦不住,非要绝地求生,扑捉梦想。袁志贵承包了马洪沟杠上林荒山上的一片坡地。借了元购置了树苗和工具,和妻子天天到荒山坡上刨坑,栽种花椒。村里人都说他疯掉了。他连续四五年只有投入,没有收获,他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只好到深圳去打工。8年,他把在深圳打工挣的.8万元又投到了花椒林。那年春节,为了不改初心,他写了一副励志春联贴在门上:出门求财财到手,在家创业业兴旺。横联是: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把荒山开出来,全部种上了花椒树。起初的结果并没有像他想象地那么美好。投工投料多年,却一直不见收获。他仍是村里最困难的一家。为了生存下去,他被迫又到攀枝花去打工。端午节回到家里,他又把一万多元投到了山上的花椒园里。遇到管理上的技术问题,他经常向在崇溪镇林业站当站长的陈留山求助。陈留山给他许多指导和帮助,鼓励他坚持下去。那几年,袁志贵在马洪沟杠上林荒山上种了80多亩花椒树;陈留山在崇溪的那片荒山上撒下了8万多斤恢复植被的树种子,跑遍了漫山遍野。陈留山用汗水播散的那片荒山渐渐绿了,袁志贵用勤劳载种的那片花椒林也慢慢长起来了。袁志贵还说,陈留山离开崇溪林业站时,光穿坏的胶鞋就有十几双,床下堆了一大堆。加上他穿坏的胶鞋,他背到镇上卖了十几块钱的破烂。功夫不负恒心人。到年,袁志贵收了几百斤花椒,卖了元,终于收获第一桶金;20年又收入了元;年收入了0多万元。村里的人看他种花椒种富了,羡慕地都疯掉了,纷纷向他讨教,也开始种植花椒。袁志贵帮助大家嫁接育苗,带动周围的村民开始种花椒。年,有十多家困难户收入达到五六万元,实现了脱贫。袁志贵也成为当地闻名的“花椒大王”。在老袁家里,说起将来的打算,想不到,老袁眉头一皱,并不开心。他叹口气苦笑着说:“唉,能有什么打算?我们俩口子年纪太了么,我想让两个在外面打工的娃娃回来干,把花椒园交给他们打理,他们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可他们回来看了看又跑走了,说是回来过不习惯了。没得网上,电视节目少,也看不得大片。”老袁无奈地摇摇头,叹息道:“现在的年轻人,实在看不懂噶。在家一年收入几十万,都直接‘中产’了,总比在外面漂着好吧?可他们宁肯在外面漂着,跟人家打工,也不愿回家来。”“确是这样。有人说,70年代的人不想种地,80年代的人不会种地,90年代的人不谈种地。年轻人不想在家,农村空心化了。农村不搞产业化还有什么出路?搞产业化还是要靠年轻人啊!”陈留山感慨道,“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父亲还是村里的老支书。像五六十年代的老一代人都饿怕了,非常珍惜土地,喜欢种地。老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庄稼人‘磨骨头养肠子’,要学会种地,还要好好养地。现在,农村脱贫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又希望走出去的孩子们能回来创业。可是,孩子们都不想种地了。这种现状令人担忧啊。”他又拍拍老袁,安慰说:“老兄,你也别着急。农村脱贫了,生活条件和环境会越来越好。光缆村村通工程已经到了乡镇,很快就到村里了。下一步,村村都有网络通,家家都能wifi,也会像城里一样能看大片。也许到那时,孩子们会回来的。”陈留山说的没错,那些外出打拼的孩子们会重返故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自己的梦想。王华艺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王华艺是因为不幸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念得是另一套“致富经”。王华艺是崇溪镇和玉村村民,和袁志贵一样,他在创业路上经历了许多坎坷。因家里穷,王华艺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跟着父母放牛、割草一道劳作。王华艺不甘重复父辈的人生,2岁的他毅然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决定要过上“好日子”。在0余年外出务工的生涯里,王华艺跑了0多个省份,吃了不苦,但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技能。年,在外务工的王华艺,不幸腰部受伤,一时陷入困境。妻子忍受不了家中的贫穷,离他而去。他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击垮。他暗自发誓:一定要站起来。王华艺身体逐渐恢复了。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创业的坚定信念:要自食其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从一个朋友那得到一本养牛的书,从小放牛的他一下子钻了进去,下决心养牛。年0月,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也在王华艺心中激起了奋斗的壮志豪情。他利用*府扶持资金从山东菏泽购买了24头基础母牛和头良种公牛,当起了牛倌。年,他养的牛就卖了0余万元,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走上了小康路。爱情再次向他走来,他又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这几年,他看到人们外出打工,土地闲置越来越多。为了把土地充分用起来,他租来土地种植花椒树,花椒林下用来养牛,牛粪又用作肥料培育花椒。经过几年的摸索,王华艺打造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产业链”。他信心满满地说,年预计销售可达20余万元。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华艺,不仅依靠发展农业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还带领村里群众一起致富,成为村里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年8月,正是巧家县大寨镇花椒交易旺季。每逢赶街天,位于大寨镇白鹤大街的花椒交易市场,总是热闹非凡。走进巧家大寨镇,会看绿油油的花椒树满山遍野。花椒在大寨栽培历史悠久,素有“金河花椒”之美誉。一位前来大寨镇收购花椒的四川赵老板称赞说:“这里的商业环境好,当地*府对商贸户很支持,除了提供交通方便和免费场地外,为了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还设立了公平秤,供大家免费使用。更重要的,还是这里的花椒品质好,受欢迎。”大寨镇*府的同志说:“大寨人均占有耕地不到一亩。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大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一直是镇里发展的问题导向。经过多年的发展,花椒、蚕桑、核桃等经济林果渐成规模。其中,花椒种植已成为是大寨镇的支柱产业。今年尽管受到气候的不利影响,初步估计,大寨花椒总产值在八千万元左右,花椒产业仍然是大寨群众的“钱袋子”。巧家县把花椒产业作为“绿色经济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并把花椒产业确定为“八大产业”中的优先发展产业。进入“十三五”,巧家县的花椒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年,产值达到6.8亿多元,已成为助推巧家脱贫攻坚的主导特色产业。林业局长陈留山说,按照这个发展规划,到年,确保花椒稳产面积达到25万亩,力争花椒单产增产30%以上,产值达到0亿元以上。助推巧家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4.蚕宝宝变成金娃娃

在巧家脱贫攻坚战场上,小小的“蚕宝宝”默默无闻地发力,成为不可小觑的一支生力*。“蚕宝宝”虽小,全世界都不敢小看它。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缔造者”。它缠绵千年,维系着东西方的商贸与文化交流,延续至今。一根蚕丝有多长?这道题会难住不少人。蚕的价值主要在于蚕丝。蚕丝是丝绸产品的主要原料,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经过专家们的测算,一根茧丝的长度为—米。我们不能不佩服一只小蚕宝宝的了不起。它给巧家带来不少财富和惊喜。崇溪镇河玉村*支部书记刘庆发是一位“蚕王”。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蚕桑种植产业,全村走上了致富路。3年,20岁的刘庆发毕业于昭通市农校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曾在广东打工多年。20年3月,正值村“两委”换届,刘庆发当选为河玉村副主任。在县热开办的扶持下,刘庆发试种了5亩多地桑树苗,成为河玉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二年春,他就开始养蚕。当年蚕茧收入4多元。在刘庆发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种下了桑苗,全村一下子发展了多亩。刘庆发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并光荣地入了*。这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刘庆发又被村民们选为村支部书记。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河玉村的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年,河玉村的蚕茧收入就达60多万。不少贫困户当年就脱贫奔小康了。年春节前,河玉村的村桑苗种植已达余亩,蚕茧收入达00多万。村民们都说,养蚕是条致富的好路子。现在,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回乡种植蚕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近几年来,桑蚕产业的发展让巧家人尝到了甜头。巧家县热区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蒋洪福说:“巧家巧家县地处金沙江边,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县域内光热资源充足,具有发展蚕桑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有桑园面积接近0万余亩,专门用来喂蚕的桑园有5.5万亩。毫不夸张地说,巧家县的桑蚕在云南独树一帜,是云南省茧桑核心基地县。”包谷垴乡青山村吊岩村民小组的余兴华也是养蚕发了家。他指着三间砖房自豪地说,“是*府的扶贫好*策,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像芝麻开了花。”他说,他们这里种桑养蚕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余兴华家是年开始种桑树的,当时*府发动种桑养蚕,许多群众都不支持。他们认为,种蚕桑养的蚕茧万一卖不出去又不能当饭吃,有的把栽好的桑苗拔了扔掉。余兴华初中毕业,在村里是个文化人,对新鲜事容易接受,但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当了种桑养蚕示范户,种了.8亩桑村。*府采取鼓励*策,每亩补助斤玉米,还无偿提供桑苗和肥料,乡村干部甚至还帮忙栽桑和施肥。余兴华当年蚕茧收入了多元。年,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在乡蚕茧站技术人员指导下,把之前的蚕桑全部进行了嫁接,这一年收入猛增到6多元。看到余兴华养蚕得了实惠,原来不看好栽桑养蚕的群众也纷纷效仿他,种桑养蚕。余兴华种桑养蚕的“车”已经刹不住了,他索性将仅有的近5亩土地全部种成蚕桑。年,余兴华养蚕收入超过5万元。他家里盖起了砖瓦房,还买了车。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殷实。眼看青山村就要脱贫了,余兴华说:“小小桑蚕别小看,小康路上作贡献。”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是巧家县重点扶持培育的一家龙头企业,以栽桑、养蚕、制被、缫丝为主,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性公司,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缫丝企业。公司与蚕农签订农业订单,推动了桑蚕发展。年,巧家县蚕农收入近4多万元;蚕茧价格不断攀升,预计年蚕农收入将达6万元以上。在巧家脱贫中,小蚕宝宝作出了大贡献。

5.七彩“转转乌”

云南人把云南誉为“七彩云南”,殊不知云南的土豆也是七彩的。不过,这“七彩土豆”唯独在巧家的大寨镇生长得出来。大寨镇由于土壤地理特点盛产这种独特的土豆,叫“七彩土豆”。巧家人把土豆叫做洋芋。这里的七彩土豆叫做七彩洋芋;当地老百姓还有另一种叫法:“转转乌”。这种土豆切开里面可以看到赤橙*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不仅奇特漂亮,口感极好,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他们通过对土壤结构调查,已经发现有0多亩土地适合种“七彩土豆”。大寨人自豪地说:“我们大寨的‘转转乌’在云南是一绝,外地还没听说过。目前,大寨镇已发展了多亩。一亩地产量2斤左右,每斤2.5—3元。一亩地收入起码是5—6元。如果能全面普及推开,将成为老百姓新的收益增长点。”大寨还有一个宝贝,叫“芭蕉芋”,也是当地特产。用芭蕉芋粉作原料,加工成“芭蕉芋粉丝”,食用起来,不但口感比豌豆粉、洋芋粉更好,而且有极为丰富的营养,所以逐渐被市场认可,并开始走俏。芭蕉芋产量极高,亩产可以达到6—8斤。如果管理到位,可以达到万斤以上也不是神话。芭蕉芋每斤元,收益也比较划算。3—4斤芭蕉芋可加工成斤粉丝,粉丝单价约0元,包装后卖到4元,增值翻几倍,收益更加可观。大寨的干部们在田间地头给老百姓这么一算帐,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年,大寨镇的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亩。镇*府因势利导,及时跟上服务,为“七彩土豆”和“芭蕉芋”注册了商标。年,大寨镇的这些稀罕物还没从地里刨出来,就被外地的客商盯上了。巧家人认为,要想富,优质产业是财富。巧家大寨镇不满足于传统产业的坚守与巩固,还把目光投向了农业结构调整,在特色农业上作文章。“金果银果,不如我的枇杷果。”大寨镇小寨村的赵方彪又是特色种植的另一位“达人”。他靠种植枇杷果脱贫致富,年收入超过5万元。说起赵方彪种枇杷树也经历了不少曲折。他种枇杷主要来自家庭的承传。他爷爷辈就开始种植枇杷,那时是满足自家人吃。到父亲辈时,为了换点钱增加收入,他家种植的枇杷树达到近百棵。但由于家里人没有管理经验,种在地里自生自长从不问津,有的枇杷树不结果,也有的结的果子很难吃。再加上当时不通公路,卖不出去,只能眼巴巴看着枇杷果烂掉,坐在家里干着急。看到种植枇杷卖不到钱,又影响种植农作物,父亲只好把大量枇杷树砍掉。因家庭贫困,年赵方彪辍学在家。家里收了几十斤枇杷果,不舍得吃,父亲让他把背到四川省宁南县去卖,用来补贴家用。到市场上他发现,自家的枇杷小,肉少籽大,味道也一般,根本没有人买。当地另一家的枇杷个头大,很快被抢光。显然,品种差别大。赵方彪也买了一斤,只有3个枇杷。拿回家后尝了尝确实比自家的好吃多了。赵方彪就把3颗枇杷籽种在地里,每隔几天,他都要去浇水。半个月后,长出了2棵小树苗,他精心照料。三年过去,小树苗慢慢地长大挂果了,与他的老品种相比,新品种个头大,且圆润饱满,香甜可口。常言道,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赵方彪把新品种嫁接到老枇杷树,开始改良品种。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赵方彪在荒山上种上50多棵新品种枇杷树。到了枇杷收获期,他的枇杷竟然卖到2元钱一斤,比原来的品种高出一倍多。20年,赵方彪的枇杷收入达到8元。年建起了小洋房,买了摩托车。左邻右舍看到赵方彪家的枇杷赚了钱,都纷纷到他家来取经。赵方彪毫不吝啬,不仅让大家剪树嫁接,还帮助村民们管理果树。年,在他的带动下,小寨村的枇杷产业越做越大,枇杷市场价格已经卖到0元一斤。赵方彪带动乡亲们通过互联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群山丨王鸿鹏那片江峡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