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在计算机二级MSoffice这个科目上会考察20道选择题,很多同学一开始学习二级也会通过选择题开始!可一开始复习就会发现选择题的难度很大,几乎很多题目是没见过的。这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office小超老师带领大家来分析下选择题,选择题一共20道,前10道是公共基础知识,后10道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前10道是最难的,因为会涉及到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等,这些对于非理科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来说,无异于是天书。即使刷题做题的过程中,也是很头疼的内容。
其实,对于这一块的内容,小超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分门别类的整理每个模块的内容,这样把握了基础知识点,再进行练习就可以做对了。那么本次,给大家分享选择题中考察数据库的知识点,这样就知道其数据库工作原理是是什么了,做题就有思路啦!
码住下面的数据库知识点,考前可以突击记忆一下的哦!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是描述显示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的可以鉴别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他们都是用来描述事物特性的。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与传输的过程。包括收集原始数据、编码转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等。
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这种集合特点:最小的冗余度;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共享;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简历、使用和维护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数据库应用系统
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例如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数据库管理员
是一个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的人,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的安装、监控、备份、恢复等基本工作。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这三个阶段。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某些特种的模拟和抽象,分为实物模型与抽象模型。建筑模型。汽车模型等都是实物模型,它们通常是客观事物的某些外观特征或功能的模拟与刻画;数学模型S=πr*r是一种抽象模型,它抽象描述了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些本质的内部的特征。
在实现数据库管理的过程中,数据模型起着关键作用。整个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就是沿着数据模型的主线展开的,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它们包括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一类是与数据之间的练习有关的对象。
数据操作:
是指对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即“增删改查”。
数据约束:
数据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如:入学年龄不超过30岁,成绩不得有三门以上不及格等。
数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模型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
概念模型的相关概念: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程等。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例如:学生的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等。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例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年龄的域为15-35岁。
实体型:指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计划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级、班级)就是一个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
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以及实体与组成它的各属性间的关系。
实体间联系的三种情况
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实体的对应关系,记住例子比文字解释更管用。
①一对一联系(1:1):例如一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学号,而一个学号只能指向一个学生,则学生与学号之间具有一对一联系。
②一对多联系(1:n):例如一个班级中有若干名学生,而每个学生只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则班级与学生之间具有一对多联系。
③多对多联系(m:n):例如一门课程同时有若干个学生选修,而一个学生可以同时选修多门课程,则课程于学生之间具有多对的联系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最常用的是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E-R图有三个要素:
①实体。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②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③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m:n)
逻辑数据模型
定义:逻辑数据模型借助相对抽象、逻辑同意且稳健的结构,实现数据仓库系统所要求的数据存储目标,支持大量的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业务职能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数据管理分析的工具和交流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关系运算
(一)传统的集合运算
①并:设有两个关系R和S,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例如:设每个班有一个学生关系R1,R2,R3,……则全校学生关系T=R1∪R2∪R3…
②差: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
例如:设参加计算机小组的学生关系R,参加桥牌小组的学生关系S。求参加了计算机小组但没有参加桥牌小组的学生,结果放在关系T1中,则T1=R-S
③交:R和S的叫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交运算的结果是R和S的共同元组。
例如:设参加计算机小组的学生关系R,参加桥牌小组的学生关系S。求既参加了计算机小组又参加桥牌小组的学生,结果放在关系T2,则T2=R∩S。
(二)专门的关系运算
①选择:按照给定条件从指定的关系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构成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不变,但其中元组的数目小于等于原来的关系中元组的个数,它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这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即水平方向抽取数组。
②投影:从指定的关系中挑选出某些属性构成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所包含的属性个数往往比原关系少,或者属性的排列顺序不同。投影的结果将取消由于取消了某些列而产生的重复元组。
例如:设有读者关系,读者(借书证号、姓名、性别、单位、职称、地址),按照单位在前,姓名灾后的次序列出读者名单。此运算结果包括元组数目不变,但减少了列的数目,同时改变了列的显示顺序。
③联接:是将两个和多个关系模式通过公共的属性名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包含满足联接条件的元组。
例如:设有三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现住址);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若想查询成绩90分以上的学生姓名。连接结构包括学生。课程、选修三个关系中属性的并集。
这就是本次office小超老师同大家分享的二级office考试中选择题对于数据库的考察知识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