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首页 » 分类 » 分类 » 教育技术小抄7认知理论和知识的组织建构
TUhjnbcbe - 2024/3/7 16:12:00

什么是认知理论和知识的组织、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的建构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图式、心理模型、象征手法、知识建构和概念转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类表现的核心知识,包括内容、知识结构和情境。孤立的知识(惰性知识)是没有价值的,但经过高度组织并能方便获取的知识是具有强大力量。然而,降低知识的组织,使其具有清晰的层次和序列则是对人所构建的知识的过度简化。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丰富知识,将知识组织为相互关联的图式和脚本,并使用这些知识来构建关于学科领域的概念模型以用于解决问题和实现批判性的思考。


  知识的组织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认知工具的支持,如模拟、概念图,以及嵌入到电脑工具中的语义网络,后者可以以可视化的方式通过节点和链接来展示认知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些基于计算机的工具被开发出来,为学习者分析学科内容的结构关系。“学习者工具”是这些软件包的代表之作,它们使得用户能够图形化地展示概念,定义关系,并为每一种概念输入详细的图文信息。然而,图形化的知识结构呈现在反映知识的复杂性和获取深层次知识两方面都是有限的,挖掘和呈现概念、节点和知识结构的复杂性不仅仅挑战新手有限的知识领域,研究证明它也影响了专家型知识的获取。


  认知是复杂的现象


  认知(科学术语)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来自百度百科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存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一种产物。一般说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联想、思考)等都是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是主观客观化的过程,即主观反映客观,使客观表现在主观中。


  概念解释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


  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


  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


  人们还具有想象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


  相关科学表述


  认知过程,亦称“认知历程”。


  (1)传统上指认识过程,指人脑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特性及其关系的心理过程。


  (2)皮亚杰学派用语,指通过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对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这是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用语,指个体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它通常由感知系统(接受信息)、记忆系统(信息编码、贮存和提取)、控制系统(监督执行决定)、反应系统(控制信息输出)等4种成分构成的模式。

 H.西蒙认为,人类认知有3种基本过程:


  (1)问题解决。采用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和计划过程法。


  (2)模式识别能力。人要建立事物的模式,就必须认识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等同关系、连续关系等。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可构成模式。


  (3)学习。学习就是获取信息并将其贮存起来,便于以后使用。学习有不同的形式,如辨别学习、阅读、理解、范例学习等。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认知加工方式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即时性。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间进行多种操作,为了顺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时刻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将整个认知过程的大量操作组织起来。因此,认知策略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十分重要的。


  图式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来自百度百科。


  所谓图式(schema),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拓朴几何学等。


  概念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其中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会起引导、组合的作用


  定义


  认知理论把图式定义为从心理学理解认知的基本构造单元。


  曼德尔、弗里德里克和罗恩把图式定义为在记忆中表征一般知识的认知结构图式(或框架和脚本)被理解为一种数据结构,在解释感知、调节行为以及在记忆中存储知识时起中心作用。


  而拉梅尔哈特、斯莫伦斯基、麦克莱兰和欣顿的观点,头脑中的任何一种表征对象都不是模式,更准确地说,图式出现于把新知识同化到现有的知识结构,或当需要从许多较简单的相互协同工作的元素中解释既定环境时。


  概念产生过程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技术,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他反对行为主义S→R公式,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作出反应(R)。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虽然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但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个体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形成他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构理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正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在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活动机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图式主要特点


  1、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3、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


  4、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5、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


  影响注意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对认知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注意到。


  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影响自我知觉:人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概括性的认识。


  影响个人知觉:个体知觉他人,看到的往往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图式的分类


  个人图式


  个人图式(Person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Self-schema)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团体图式


  是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团体图式使得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角色图式


  角色图式(Roleschema)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事件图式


  事件团式(eventschema)是指人们对社会情境中会出现何种情况的一般预期的认知表征,是对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如我们有去餐馆吃饭的图式,有面试的图式,有教室内的行为图式,开派对的图式,去看电影的图式等。


  剧本


  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


  图式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注意的影响


  注意先于编码和提取过程。人们难以记住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信息。正是因为图式,通过告诉人们应该期望什么,来指导和分配人们的注意。有时,那些与人们期望不一致的信息也可能凸现出来。在这一种情况下,图式对注意的影响表现为人们可能更容易忽视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


  编码的影响


  毫无疑问,受到注意的信息并不能全部存储到记忆中,相反,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信息进行了选择,图式对个体选择哪些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起来,起着强有力的影响作用。一般的,成为注意焦点的信息,最有可能被选择并进入长时记忆。换言之,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即是被编码的信息。然而,正如图式对注意影响的两种情况,与图式完全不一致的信息,特定情况下与人们的期望差异较大的信息,有时候也会获得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毕竟,这个信息如此出乎人们意料,以至于它们完全获得了注意,它们有可能作为人们对某个人、事、物的独特的“标签”形式,存在于人们的长时记忆中。


  提取的影响


  图式影响着特定情境下哪些信息能够被提取出来。对于人们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思维会选择一些或者歪曲一些信息,以符合当时被激活的图式。这种选择或被歪曲的信息提取得到了实验研究的支持。人们更倾向于提取与目前情境相类似的信息。关于他人的图式,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当前印象或认知相一致的信息。


  图式影响社会认知的推理和评估过程


  受受图式影响的一些社会判断,是在接受社会刺激的一刹那做出的,而不会依赖于对以往记忆信息的提取。一般而言,图式会导致个体在对自身所属群体的成员进行认知时,做出有利的推理和评估;而对非所属群体成员的推理和评估,则因采取过分的简化图式而造成扭由,导致极化(polarization)的积极或消极效应,


  图式化处理


  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


  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


  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


  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用实验证明了图式能左右一个人对当前外交政策的偏好。他让两组被试研究二个假想的事件,这二个事件均描述一个小的民主国家遭到极权主义的邻国的威胁。唯一不同的是在一组中提到类似慕尼黑事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象征(丘吉尔、有盖卡车);另一组则提及与越战有关的事物(当时的国务卿鲁斯克,直升机,小艇),其他条件都一样。结果听到与二战有关事件暗示的被试比较支持小国挺身对抗邻国的行动,而得到与越战有关暗示的人则否。


  总之,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在认知过程中刚刚获得的信息与认知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认知者的期望、动机、情绪和情境等都会对社会认知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社会认知偏差


  尽管图式是基于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并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社会认知过程,但是,图式也往往会把人们推向错误的或歪曲的社会认知中。而且,图式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显示出较强的维持作用,即使面临与图式相矛盾的信息时,也可能会保持不变,于是便会产生社会认知偏差。


  首先,人们会过度地接受那些与图式一致的信息。


  第二,当面对信息缺失时,人们更可能填充一些与他们的图式相一致的信息进去。


  第三,人们不愿丢弃和修改他们已有的图式,所以,即使当这些图式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社会情境下的人或事件的时候,人们仍倾向于运用原有的图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难以改变的核心原因,因为我们原有的图式没有被改变,而大脑依然按照这个路径思考,不违反原有的图式是舒适区,让人和大脑都很轻松。


  图式造成的社会认知偏差经过个人有意识的努力是可以减弱或克服的。


  韦哥纳(Wegner,)提出了思维抑制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两个部分:


  思维监测和注意力分散


  思维监测是指感知者充分认识到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因而在接收外界刺激时有意识地抑制或减少定型的影响;


  注意力分散则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与认知事物无关的实体上,把意识从思维定型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减小因刻板印象造成认知偏差的目的。


  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是生成性的学习过程,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知识并非是基于验证事实的信息主体的概念化,而是个人通过观察和实验建构起来的。知识的获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多维的而非线性的,系统性的而并非系统的。人与环境的动态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个人的认知结构的中介完成的。每一个学生建构的知识都是无法事先预估的,它并非来自信息全景或是课程中个人的信息片段,而是来源于其所遭遇的综合,以及学生在知识领域内所建立的关系。


  如果学习者寻找信息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获得更好的理解,那么如超文本检索系统之类的环境则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学习者参与其中。信息检索建立在学习者遵循某个特定的路径或是在超链接信息中做出判断的能力基础之上。为了使学习者能够以某种方式修改信息,许多超文本系统中包含了支持创造或编辑节点和链接的功能,以及其他一些功能。相比自由浏览而言,超文本学习大多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就是为何对于某个给定题材领域中的新手而言,允许信息景观交错的认知灵活性并不能很好地得以适用当学习者在某个并没有适当地发展图式的领域中进行浏览时,他们是很难满意地获取知识的。


  探讨:你的学习理论和技术是如何对接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技术小抄7认知理论和知识的组织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