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论坛

首页 » 分类 » 分类 » 产品经理,该如何在互联网下半场生存
TUhjnbcbe - 2024/6/14 17:25:00

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消失、产品同质化严重、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啥都不会就来当产品经理吧”在当下已不再可能,唯有不断思考,深究行业、成为多面手才能在行业中屹立不倒。

互联网下半场

1.用户的嘴被喂得刁了:一般的产品不吃了

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拼杀后,对各产品来说早已不是只完成服务载体的设计这么简单了,过去搭一个平台就上线的产品变得越来越难以生存。

因为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互联网高速发展后,用户已经见过了各种阵势的应用,从付费到免费再到使用送钱,早已经被市场教育的不再那么容易选择,甚至对产品开始有了自己的要求。用一句大白话来说:用户已经被喂的嘴刁了。

由于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衰退,C端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进入零和博弈的状态。

举例来说用户在同一时间段选了抖音,那么快手可能就少了一个用户,而以往这种用户量减少还能通过不断拉新来引流到自己的产品,以弥补产品本身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新鲜用户的减少,这种路子也行不通了。

2.产品赚钱的节奏变了:收割周期由长变短

互联网上半场的概念大都是赚用户LTV的钱,也就是说平台会假设一辈子能赚用户多少钱,所以其可以先拿出一部分钱来获客,拉过来再说,未来再想怎么赚钱,这是上半场的思维方式——因为获取用户的成本低,相对比较快,爆发也比较猛。

到了下半场这个节点,你会发现能快速收割红利的机会没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都非常难啃。但硬骨头的赚钱机会,其服务的深度都会变得越来越重。

所以用户来一旦来到你的产品,要用最短的时间让用户体验到你产品的价值,快速完成交易,但是这个交易未必完全是金钱,更多是信任的交易。

3.产品经理必须升级了:由信息层到产业链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由于市场的蓬勃,热钱的涌动,创业的浪潮带来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繁荣和人员缺口,进入门槛越来越低,最后的结果就是鱼龙混杂。

而到了下半场,大环境的变化对产品经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产品经理的下半场,需要如何升级转型呢?

01产品架构师是新趋势

互联网上半场集中在链路更短的服务:如信息类、工具类、娱乐类等产品,而现在则是纵向深挖到产业链。

信息、工具、娱乐等类型的产品特点是实现链路较短,通常一个小型团队就可以闭环完成,所以产品试错的成本低、机会多,通常采用敏捷方式快递迭代。

但随着流量型产品开始深挖产业链条,企业之间协作变得越来越多,那么跨大部门、跨事业部、跨公司、甚至跨国之间的沟通协作会成为常态,不仅是沟通成本变高,重要的是由单点的产品模式升级成产品生态模式,带来的是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变得非常复杂。

那么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不仅是快速迭代的思路,而是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产品能力,那么对产品架构的的设计就会成为必备的能力:解耦、异步、容错、稳定、开放等要素会成为产品的新名词。

慢慢你会发现:你的产品变成了一个接口,一次交互,一次数据通信,不在局限于一个活生生的用户。怎么才能具备这些能力呢?

多跟研发沟通,从研发视角看实现多看建模书籍,从抽象视角看业务多问合作伙伴,从合作视角看产品多算投入产出,从成本效率看工作说起来只有几个字很容易,做起来难,并且没有任何速成办法,唯有需要你心里相信并坚持下去。否则,如果不做转变的尝试或储备,那么你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所以产品经理的趋势会越来越向下,越来越底层,越来越架构,所以产品架构师角色必然会越来越流行。

产品架构最大的特点在于,眼中没有产品形态的概念,是需要在充分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在生态内各角色协同完成工作的一套机制。产品架构设计,需尽最大努力感知不到业务的存在,应只专注于数据结构、数据分发、数据协同,但却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让业务茁壮成长。

02培养产品气质的能力

产品经理的上半场被神话了,在卖方市场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红利期,绝大部分时候是基于老板的原始需求,来设计并验证产品,并非开创定义产品。但现在是买方市场,没有深刻挖掘定义产品气质的能力,将寸步难行。

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或作者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

那么如何获得粉丝呢?

就像网红一样,其背后的核心原因为人设特性与众不同。做产品就像网红一样,要有特性,要有气质,要有魅力。每个产品在创建时都应该写一个圣经信条,产品经理要用时间来秀出它的芬芳。

如何在用户心中树立独特的产品形象比满足需求更为重要。在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人关心什么品牌,但是现在用户开始关心品牌,品牌溢价能力才会强。

产品日常工作被各种各样的需求轰炸,导致产品无法避免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品经理,该如何在互联网下半场生存